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特别是新的影像技术,如超声、CT、MIL1、SPECT等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断层解剖学占据了重要地位,断层解剖学是通过制作不同方向各种断面的方法,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的科学,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和发展以断层解剖标本的制作为基础的,断层标本的制作技术虽见报道,但存在不易保存和管理,传统的保存方法有2种:一是空气暴露湿保存法[1,2],二是有机玻璃瓶封装保存法3~7,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断层影像解剖学标本的制作与封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为形态学基础的断层影像解剖学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为适应临床影像诊断、治疗的需要 ,近年来我室开展了断层影像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我们在标本制作和封装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 标本制作1.1 材料选择 制作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标本 ,选用传统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 ,以中青年为好 ,外观体态均称 ,皮下脂肪少 ,无特殊疾病与生理缺陷 ,淹死或中毒死亡的尸体是制作标本的最佳材料[1] 。如进行正常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则选用新鲜尸体 ,按正常解剖位置放置 ,进行灌注固定 ,固定 2~ 3…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开设影像断层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影像诊断、治疗设备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县级医院已配置了CT和MRI等影像诊断仪器,而操作和使用这些仪器的影像诊断工作者,尚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影像断层解剖学知识。并且高等医学院校现培养的学生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实用型人才,为了适应影像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他们均需具备影  相似文献   
4.
断层影像解剖标本盒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精美的断层影像解剖学标本,采用有机玻璃盒装,对增强标本的结构显示和外形美观有很大的作用,并能经久耐用,长久保存。有机玻璃平板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的典型产品,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理化特性,光学性能透光率为92%,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热塑加工性能,耐酸、耐碱、耐腐蚀能力强。根据有机玻璃特性,可顺利地制作出各种理想的标本盒。下面介绍断层影像解剖标本盒的设计及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5.
用6个取自新鲜成人尸体的肝脏,注入ABS丙酮溶液制成铸型。另外还解剖了经固定的42例(成人32,儿童10)肝脏标本,测量左、右肝管长度、管径,并观察左、右肝管与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关系。提出了左、右肝管全程剖开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在41侧成人尸体上,观察了 Scarpa's 筋膜及其血供,营养该筋膜的主要动脉为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和阴部外浅动脉,其起点外径均为1.4mm。对该筋膜瓣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断层影像解剖学标本的制作。方法选用成人尸体,经表面划线、冷冻、锯切、缝合、冲洗、漂白和刷胶等步骤,制成断层影像解剖学标本。结果制作的标本断面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色泽美观。结论采用该法制作的标本用于教学和科研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椎弓根的解剖学观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临床脊柱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36具成人尸体的整体脊柱标本,使用游标卡尺测量C_3~L_5椎弓根的高和宽.分别计算各节段椎弓根高和宽的均值和标准差,并分段计算颈椎(C_3~C_7)、胸椎、腰椎各段椎弓根高和宽的平均值.结果 C_3~C_7的高和宽分别为6.77mm和5.50mm;胸椎分别为12.30mm和6.37mm;腰椎平均值分别为15.97mm和9.41mm.结论 提供国人椎弓根的解剖学资料,为临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制作人脑纤维束剥离标本的方法,是展示和研究中枢神经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1]。此方法经过长时间许多学者的改进,能够把脑的主要传导束及核团形象而立体地展示出来[2,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4~6]。传统的显示视觉传导路方法往往只是采用单一剥制法显示,运用透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有关鞍区手术提供Heubner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资料。方法:应用手术显微镜对32例Heubner返动脉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结果:返动脉恒定存在,起源于大脑前动脉或其分支,单支型90.6%,双支型9.4%;返动脉主干平均长度为29.4mm,起始处平均管径为1.02mm;57%于大脑前动脉外侧向后行走,89%行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上方,17%贴附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内侧缘后行,86%于前床突与大脑前动脉之间跨越视神经上方,100%从视交叉外侧缘外侧通过;77%在外侧裂池与颈动脉池交界处出现”U”形虹吸部;80%出现粗大终支从前穿质进入基底节区。结论:深入了解返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鞍区各结构的解剖关系,对于Willis动脉环动脉瘤的合理处置及经眶、经翼点人路鞍区手术神经血管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