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方法:通过问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单克隆抗体(mAb P140)。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P140)中,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0x-Fd,并在XLI-Blu菌株中进行表达。采用钴亲和层析法对P140 Fab抗体进行纯化,用SDS-PAGE、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P140 Fab抗体进行检测,并通过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观察P140 Fab抗体的抗栓活性。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纯化的P140Fab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7000。ELISA的结果显示,P140 Fab抗体可与人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中,P140 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IC50的平均值为16.85mg/L。结论: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抗栓活性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Fab抗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抗血小板药物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疗效显著。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正在不断进入临床试用,特别是抗血小板膜糖蛋白药物在广泛深入的研究之中。本文对近年来糖蛋白Ⅱb/Ⅲ a受体桔抗剂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脓疱疮亦称脓痂疹,俗称黄水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于头面及四肢暴露部位。皮损初期为丘疹——水疱——脓疱,易破,流黄色稀薄之脓液,结黄色或灰黄色痂,中央无自愈倾向,向周围皮肤蔓延再发新疮易感染。每年夏季是本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儿童多发此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多种严重疾病,如:肺炎、肾小球肾炎,败血症等。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收集并反复验证治疗此病的验方,此方简单,疗效奇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患者的Th1/Th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失衡,可以对其高敏体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做出适当的解释.T调节细胞(Treg)、Th17的失衡导致相关细胞因子的紊乱,从另一角度解释了 PNS的发病机制.利妥昔布可有效治疗难治性肾病并使Treg...  相似文献   
5.
正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的血液、淋巴、肌肉组织中,属于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其含量的测定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因此而受到广泛的重视。不同试剂在测定ALB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是一个值得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烟量对高血压患者血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没有吸烟史的高血压患者99例和有吸烟史的高血压患者105例,并按吸烟史的情况进行调查,按吸烟量分为吸烟0、1、2、3级。对比分析4个等级组四项血脂水平。结果吸烟1、2、3级TC、TG、LDL水平显著高于吸烟0级(P<0.01),吸烟3级HDL显著低于吸烟0级(P<0.01)。结论吸烟与高脂血症有密切关系,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影响高血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872例强直性脊柱炎(AS)疑似患者HLA-B27抗原的检测,分析HLA-B27抗原与A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2例AS疑似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膜上的HLA-B27/B7抗原,并对患者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72例AS疑似患者男女比例为1.8∶1,HLA-B27抗原总阳性率为27.29%,,男女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2.50%和17.95%(P0.05),男女患者B27+/B7-单抗表达率(%)分别为39.16±42.79和20.96±33.86(P0.05),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5.35±5.44和3.35±3.87(P0.05),差别显著。结论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HLA-B27的有助于A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抗血小板Fab抗体,为研制治疗性抗血小板抗体奠定基础.方法:从含有抗血小板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的克隆载体pGEM T-Easy上经双酶切获得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片段,将其以特定位点分别插入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p3MH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0κ-Fd.转化E. coli XLI-Blu感受态细胞,并进行诱导表达,用ELISA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血小板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片段准确插入p3MH载体,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的上清中含有与血小板特异性结合的Fab抗体.结论:在原核细胞中成功克隆并高效表达了可溶性的抗血小板Fab抗体.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小切口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闭合胫骨骨折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析和评价人白介素22在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刀豆蛋白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析并评价模型效果。在此基础上将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保护组及模型组;保护组和模型组分别尾静脉注射重组IL-22蛋白和生理盐水6h后,尾静脉注射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h后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同时取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IL-22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的ALT、AST水平,减轻ConA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IL-22对ConA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保护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