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背景: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畸形中存在管壁结构基质蛋白的表达差异,但血管畸形间结构基质蛋白的差异及结构蛋白差异与畸形血管管壁异形关系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基质结构蛋白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差异性表达。 方法:对50例脑血管畸形手术标本和34例正常颞浅动脉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应用美国Santa Cruz公司生产单/多克隆抗体对4种基质结构蛋白-Ⅳ型胶原蛋白、a-血管平滑肌蛋白、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脑血管畸形壁结构与正常血管相比呈现明显紊乱和构成异形性;且脑血管畸形中,脑动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颞浅动脉和畸形血管中Ⅳ型胶原和a-血管平滑肌蛋白全部呈阳性表达且无显著性差异,但结构排列差异明显;正常颞浅动脉与畸形血管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正常血管表达更多层粘连蛋白,畸形血管表达更多纤维连接蛋白;畸形血管中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间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阳性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脑动静脉畸形血管表达更多层粘连蛋白,海绵状血管瘤血管表达更多纤维连接蛋白。结果证实:与正常血管相比,脑血管畸形者管壁结构存在明显异形性,结构蛋白Ⅳ型胶原和a-血管平滑肌蛋白结构明显紊乱,且低表达层粘连蛋白而高表达纤维连接蛋白,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脑血管壁结构异常的原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
背景:脑血管畸形是在青壮年人群中造成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可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畸形的形成及发病原理尚不明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可能存在异常表达。目的:评价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畸形血管中的表达差异,探讨血管生长相关因子与脑畸形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血管畸形患者与颅内出血开颅治疗患者各5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脑血管畸形标本和开颅治疗患者颞浅动脉标本中血管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结论:正常颞浅动脉中血管生长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几乎不表达,畸形血管中两者高表达(P〈0.05)。结果证实,与正常血管相比,脑血管畸形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脑畸形血管患者血管组织可表达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  相似文献   
3.
背景:脑血管畸形是在青壮年人群中造成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可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畸形的形成及发病原理尚不明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可能存在异常表达。目的:评价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畸形血管中的表达差异,探讨血管生长相关因子与脑畸形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血管畸形患者与颅内出血开颅治疗患者各5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脑血管畸形标本和开颅治疗患者颞浅动脉标本中血管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结论:正常颞浅动脉中血管生长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几乎不表达,畸形血管中两者高表达(P < 0.05)。结果证实,与正常血管相比,脑血管畸形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脑畸形血管患者血管组织可表达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可能引发患者较为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质量的影响较大。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并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但对于动脉瘤性SAH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性研究报道较少。该文就近年来脑动脉瘤性SAH及脑动脉瘤术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评价方法、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方法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于2006年9月~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126例术中采用显微镜下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治疗的脑AVM患者并采用GOS评分进行预后评价,来探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与AV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采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26例AVM患者中完全切除病灶123例,未完全切除者3例,术后行伽刀辅助治疗。预后评价按Glasgow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者123例,中度残疾者2例,严重残疾者1例。结论:术中采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是一种改善AVM手术预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畸形中存在管壁结构基质蛋白的表达差异,但血管畸形间结构基质蛋白的差异及结构蛋白差异与畸形血管管壁异形关系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基质结构蛋白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对50例脑血管畸形手术标本和34例正常颞浅动脉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应用美国Santa Cruz公司生产单/多克隆抗体对4种基质结构蛋白-Ⅳ型胶原蛋白、a-血管平滑肌蛋白、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脑血管畸形壁结构与正常血管相比呈现明显紊乱和构成异形性;且脑血管畸形中,脑动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颞浅动脉和畸形血管中Ⅳ型胶原和a-血管平滑肌蛋白全部呈阳性表达且无显著性差异,但结构排列差异明显;正常颞浅动脉与畸形血管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血管表达更多层粘连蛋白,畸形血管表达更多纤维连接蛋白;畸形血管中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间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阳性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动静脉畸形血管表达更多层粘连蛋白,海绵状血管瘤血管表达更多纤维连接蛋白.结果证实:与正常血管相比,脑血管畸形者管壁结构存在明显异形性,结构蛋白Ⅳ型胶原和a-血管平滑肌蛋白结构明显紊乱,且低表达层粘连蛋白而高表达纤维连接蛋白,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脑血管壁结构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