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胆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反应及认知损伤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LPS建立小鼠CNS炎症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PS组、LPS+胆碱40 mg/kg组、胆碱40 mg/kg组4组.药物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胆碱预处理3d,下午12、2和4 pm各1次腹腔注射,对照组和LPS组生理盐水预处理3 d(时间次数同上),胆碱给药贯穿整个实验.观察小鼠自发活动,测定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检测海马齿状回IBA-1蛋白表达情况,测定海马TNF-α、IL-1β水平,分析海马α7nAchR、MAPK p38蛋白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在水迷宫测试中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胆碱预处理后穿台次数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海马IBA-1蛋白(P<0.0001)、TNF-α(P<0.001)与IL-1β(P<0.01)明显升高,胆碱干预后明显降低IBA-1蛋白(P<0.05)和IL-1β(P<0.05)的升高,部分抑制TNF-α的升高;LPS处理后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胆碱预处理后显著降低其磷酸化水平(P<0.05);胆碱干预组α7nAchR表达与其他3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 胆碱可能通过激活αnAchR来抑制LPS诱导的小鼠海马p38MAPK磷酸化,对LPS诱导的CNS炎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小鼠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畸形女性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9例子宫妊娠的女性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子宫正常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率、早产率、胎位异常情况、剖宫产率,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9例子宫畸形的患者共妊娠83次,其中,足月产56次,早产8次,流产17次,异位妊娠2次,剖宫产35例,各种情况发生率均高于子宫正常组患者,P < 0.05.结论 子宫畸形患者容易发生流产、早产等情况,会给母婴均带来危害,医生需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以加强孕期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杜春彦  吴知行 《广东医学》2002,23(1):102-102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 ,目前国内大部分基层医院仍使用经腹切除的术式。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适应证窄 ,手术野暴露差 ,操作困难。近年来广大专家学者提出了众多的改良方法 ,不同程度的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表 1 新式TVH组与腹式组比较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 x,ml)术后 3d最高体温 (℃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h)术后至出院时间 (d)需术后止痛占百分比 (% )新式TVH组 1 0 3± 1 4 .6 1 2 3 36 .7 2 8.7 7.1 1 1常规经腹组 1 0 6± 1 5 .1 1 9438.2 37.3 9.6 32P值 >0 .0 5 <0 …  相似文献   
4.
高元朝  郭梦倬  杜春彦  张欢 《北京医学》2021,43(3):260-261,264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持续小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苏醒和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49例,年龄32~ 77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24例)和对照组(N组,25例),两组的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D组采用泵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吸入七氟烷,N组采用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吸入七氟烷.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后停药,连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泵,送至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拔管,苏醒恢复.记录手术结束后,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患者的HR、MAP、SpO2,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以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结束后的拔管时间以及期间的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组有1例发生躁动,躁动率为4.2%;N组有6例发生躁动,躁动率为24.0%,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持续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影响患者苏醒,还可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期间广东医学院附属三水人民医院自愿行人流术的148例孕妇(孕周为6~9周),随机分为观察组(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与对照组(丙泊酚),每组各7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人流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6±1.4)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9±0.9)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19.8±10.9)mL,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31.8±11.4)m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可以较好的扩张宫颈,减少手术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胆碱与帕瑞昔布钠的协同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碱和帕瑞昔布钠在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醋酸扭体模型:将150 只雄性昆 明小鼠随机分为4 组:(1)对照组(S)(n=10):尾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0.2 mL/20 g;(2)胆碱组(C)(n=50):50 只小鼠设立 5 个剂量即3、6、12、24、48 mg/kg;(3)特耐组(P)(n=50):50 只小鼠设立5 个剂量即1.5、3、6、12、24 mg/kg;(4)联合用药组(C+ P)(n=40):40 只小鼠设立4 个剂量,分别为两药ED50的1/2、1/4、1/8、1/16,进而可求出两药合用时的ED50。所有药物均在造 模前经尾静脉给予。胆碱给药时间为造模前2 h,帕瑞昔布钠为30 min。研究生理盐水对照组(S)、ED50胆碱组(C)、ED50帕 瑞昔布钠组(P)、以及1/2ED50胆碱和帕瑞昔布钠组[1/2(C+P)]对醋酸扭体模型小鼠血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影响。药物 预处理时间同上,在腹腔给予醋酸后10 min 立即实施摘眼球采血。所采血液采用ELISA 试剂盒检测IL-1、TNF-α、PGE2、 NF-kB、I-kB 的含量。结果(1)醋酸扭体模型中,胆碱和帕瑞昔布钠单独经尾静脉给药后所得的ED50,胆碱8.64 mg/kg,帕 瑞昔布钠6.33 mg/kg;二者联合用药时胆碱为2.13 mg/kg,帕瑞昔布钠为1.56 mg/kg;(2)在等辐射图见胆碱与帕瑞昔布钠合 用时的ED50实测值落在理论值的下方,两点作t 检验的P<0.05。联合用药指数CI<0.9;(3)与S 组比较,C组、P 组、1/2(C+P) 组中IL-1、TNF-α的含量均降低(P<0.05),且1/2(C+P)组比C组及P 组分别单独使用降低更加明显(P<0.05);P 组以及1/2 (C+P)组中PGE2 含量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5),1/2(C+P)组与C 组相比PGE2 含量下降更多(P<0.05);与S 组相比, NF-kB 的含量在C组、P 组、1/2(C+P)组中均降低(P<0.05),I-kB 的含量在1/2(C+P)组及C组中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 NF-kB、I-kB 在1/2(C+P)组中较P组有更明显降低(P<0.05)。结论胆碱与帕瑞昔布钠具有协同镇痛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 可能与体内NF-k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丙泊酚、利多卡因联合对放置节育环手术效果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在三水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放置节育环的妇女1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放置节育环,观察组在丙泊酚、利多卡因联合麻醉状态下放置节育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和放环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患者主诉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环成功率相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丙泊酚、利多卡因联合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放置节育环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育龄期妇女的痛苦、增加其放环手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1次剖宫产时不同手术方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1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5例(组1),新式剖宫产组57例(组2),对两组二次手术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与术后病率及术后排气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患者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相比,腹腔粘连严重,手术时间与开腹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排气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多,手术后恢复差,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慎重选择第1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2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优越性和安全性的技巧。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妇科行新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213例,与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新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7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2001年至2005年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随诊半年残端息肉减少(P〈0.05)。2001年至2005年组与1999年至2000年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优化手术细节,简化手术步骤,熟练术中配合,增加了阴式全子宫切除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