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1.
2.
目的构建含非甲基化的CpG ODN序列及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的HIV复合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体外进行表达。方法设计并合成含CpG ODN序列和linker序列的CTB基因引物,用PCR方法扩增CpG-CTB基因(CC),定向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VL上,然后在CC基因下游插入HIV复合多表位基因MEGNp24,构建重组质粒pVL-CC-MEGNp24,酶切鉴定。纯化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RT-PCR和细胞免疫染色方法分别检测CTB和p24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同时设质粒pVL及空白对照。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VL-CC-MEGNp24,该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CTB和复合多表位基因在293T细胞中得到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免疫佐剂的HIV复合多表位真核表达载体,为后期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含有ifitm2基因的重组质粒,在人胚肾HEK293T细胞中表达,并验证IFITM2蛋白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参照Genbank ifitm2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ifitm2基因,并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MD18-T-simple载体上,目的基因测序正确后进一步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集显微镜(LCSM)验证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同时HEK293T细胞过表达IFITM2蛋白,利用含有EGFP基因的VSV-G假膜病毒感染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FITM2蛋白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获得ifitm2基因,测序正确,将其连接到pVAX1载体中,经酶切鉴定,证明含有ifitm2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和LCSM分析表明,目的基因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且呈广泛分布.过表达IFITM2蛋白后,荧光蛋白分析表明,该蛋白对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ifitm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可以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且对VSV-G假膜病毒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IFITM2蛋白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和ENV包膜蛋白的HIV-1 B亚型假病毒用于感染研究,并建立可行的鉴定方法。方法双质粒共转染HEK293 T细胞后收获病毒上清, TRIzol法提取病毒基因组并采用RT-PCR进行报告基因扩增,Western印迹和ELISA法检测病毒P24抗原。假病毒感染HIV-1允许细胞,进行报告基因检测、病毒滴度测定以及单轮感染活性实验研究。结果与结论建立了HIV-1假病毒制备与鉴定方法,制备获得了B型HIV-1假病毒,经鉴定具备感染SupT1和TZM-bl细胞能力,为HIV-1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深入研究IFITM3抗禽流感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建立稳定表达人IFITM3蛋白的A549细胞株。方法:首先合成引物,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CR扩增IFITM3基因,进行DNA测序分析。测序正确后,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Puro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LV-IFITM3,转染A549细胞,在确定IFITM3可表达后,利用嘌呤霉素加压筛选稳定表达IFITM3的细胞株,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获得的稳定细胞株进行鉴定,同时分析IFITM3蛋白在稳定细胞株的分布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最后,基于建立的稳定细胞株,用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作为病毒测试模型,对IFITM3的抗病毒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成功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源IFITM3基因,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并通过质粒转染结合嘌呤霉素压力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FITM3的A549细胞,且IFITM3主要分布在膜组分上,并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同时IFITM3可抑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成功获得稳定表达IFITM3的A549细胞,证明了IFITM3可抑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为进一步深入探讨IFITM3限制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和分子机理提供了细胞模型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干扰素rhIFN-α2B体外诱导人胚胎肾细胞系293T细胞获得IFITM3基因,观察IFITM3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利用干扰素rhIFN-α2B体外诱导293T细胞获得IFITM3基因,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FITM3全长cDNA,扩增产物连接至pMD18-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将IFITM3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获得重组质粒pV-IFITM3,通过转染293T细胞进行表达与定位研究。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获得的目的基因IFITM3能够表达,且具有良好抗原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IFITM3基因表达后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结论:成功获得IFITM3基因,并验证了其表达。该研究为基于IFITM3的抗病毒药物以及探讨其抗病毒机制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表达HIV-1包膜蛋白ENV的慢病毒载体,感染人胚肾细胞HEK293T,观察env基因在HEK293T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点突变获得HIV-1 env完整基因,将env基因亚克隆至慢病毒穿梭载体pLVX-IRES-ZsGreen1的EcoRⅠ、Xho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LV-env,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HEK293T,经RT-PCR、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对env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定位。结果:成功获得了HIV-1 env基因,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质粒pLV-env,RT-PCR、Western blot检测均表明外源基因能够表达,并具有抗原性,同时env基因表达后可以分泌到细胞膜表面膜上。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HIV-1包膜蛋白env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并验证了其表达,为下一步慢病毒的包装以及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