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骨质疏松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损伤平面上下骨质是否均发生骨质疏松,不同学者观点不同.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的骨组织超微结构、血液生化改变情况,分析损伤平面上下骨质受累情况和程度.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动物试验室,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检验科,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电镜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5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动物试验室完成.Wistar大鼠110只,均为雄性,四五月龄,体质量为300~320g.方法11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0周空白对照组,将余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2,3,7,11周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10只.用1 mL/L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照组仅行T10椎板切除不破坏硬膜,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大鼠于T10椎体水平切除椎板,行Allen's法损伤脊髓.分别于0周、术后1周,2周,3周,7周,11周周末将动物下腔静脉采血4mL后麻醉状态下处死,血液离心,应用7170A HI-TACHI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采样化验血钙、血磷的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另取0周空白对照组,7周实验组,11周实验组右侧肱骨、胫骨各一用25 mL/L乙二胺四乙酸脱钙1个月后制备切片,在醋酸双氧铀及柠檬酸双重染色下应用JEM-12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肱骨外科颈、胫骨平台部以骨细胞为主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为105只.①血生化检查结果实验2周时血磷含量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1.54±0.21),(2.76±0.16)mmol/L,(P<0.01)];实验3周时血钙含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52±0.06),(2.35±0.12)mmol/L,(P<0.01)];实验7周时碱性磷酸酶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55.86±20.42),(129.25±7.30)Nμ/mg,(P<0.01)].②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术后7周实验组胫骨标本可见骨细胞与骨陷窝分离,个别细胞胞核不规则,可见絮状物质、线立体粗面内质网肿胀开空化;11周时,可见骨细胞与骨陷窝严重分离.术后7周实验组肱骨标本可见骨细胞与骨陷窝分离,有的细胞核固缩粗面内质网肿胀空化;11周时仍见上述改变,但细胞肿胀空化程度减轻.结论脊髓损伤早期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导致骨吸收增强,骨形成减弱.鼠损伤平面上下骨质均受累,但不同部位的骨骼继发骨质疏松的程度不同,骨质疏松后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著.  相似文献   
2.
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治、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颖智 《吉林医学》2005,26(10):1111-1113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原发性骨肿瘤,约占骨肿瘤的5%,形态学上表现为良性,却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极少有自愈倾向.骨巨细胞瘤有较强的侵袭性,可穿过骨皮质并形成较大的软组织包块,有少数病例可发生肺转移,肺内转移灶通常生长慢,而肺外转移少见.个别病例可发生局部病灶恶变,多发生于原发骨破坏3年或更多年以后.随着对其病理机制研究逐步深入,对疾病认识日趋完善,多数学者认为其为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部位骨巨细胞瘤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肿瘤复发情况,分析影响局部复发因素.[方法] 2003年9月~2009年9月收治35例单发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9例,女16例;发病年龄21~45岁,平均28.6岁;Campanicci分级:Ⅰ级13例,Ⅱ级18例,Ⅲ级4例.对于Campanicci Ⅰ~Ⅱ级,治疗方法A:开窗病灶刮除+气动磨钻打磨+电刀烧灼+95%酒精烧灼+植骨(自体髂骨或与人工骨混合植骨);方法B:开窗病灶刮除+气动磨钻打磨+电刀烧灼+95%酒精烧灼+骨水泥充填.CampanicciⅢ级,方法C:关节置换.[结果]本组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 ~72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17.14%;Campanicci Ⅰ~Ⅱ级复发率16.13%,CampanicciⅢ级复发率25%;方法A组复发率17.65%,B组复发率15.38%,C组复发率20%.[结论]病灶刮除植骨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基本方法,人工关节置换能够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术式选择要慎重;局部病灶残留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随访尽早发现复发,利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该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9周(12~32周),按照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72例,良19例,可14例,差4例。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妥善治疗并存病,术后正确进行功能练习,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理论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12组(每组10只),各对照组分别行胸10椎板切除,不损伤硬膜及脊髓后0、1、2、3、7和11周,实验组分别于胸10椎板切除后行Allen's法(60gcm)损伤脊髓(导致截瘫)后0、1、2、3、、7和11周,检测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肱骨外科颈部、股骨粗隆部、胫骨平台部松质骨骨密度(BMD)改变情况。 结果:实验组( ALP术后1及3周低于对照组(P<0.05);7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磷(P)术后1、2周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钙(Ca)术后1~3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然后逐渐降至略高于正常。实验组肱骨 BMD术后3、7及11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以3周时最低;实验组股骨BMD术后7周时低于对照组(P<0.05),11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胫骨BMD术后 7及11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7与11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截瘫后血液生化指标改变,损伤平面上下均继发骨质疏松,损伤平面上骨密度恢复较早。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是运动系统损伤的常见发病部位,其损伤多发生在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MRI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深度学习作为肌肉骨骼影像研究领域的热门技术,可高效、精准地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辅助医师的临床工作。该文基于MRI的深度学习在膝关节运动损伤中的研究现状及挑战展开综述,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骨肿瘤诊断的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与影像学、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穿刺诊断骨巨细胞瘤8例,影像学诊断骨巨细胞瘤12例,符合率为66.7%,术后病理证实9例,符合率为88.9%术后病理证实骨囊肿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肺癌转移1例,骨肉瘤2例,与穿刺诊断结果相同影像学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未穿刺出血样液体影像学诊断股骨近端转移癌1例,经穿刺诊断为肺转移癌影像学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穿刺诊断2例,符合率为50%影像学诊断骨肉瘤1例,穿刺诊断2例,符合率为50%1例影像学、穿刺活检、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骨囊肿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骨肿瘤诊断率高,是骨肿瘤明确诊断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大鼠截瘫平面上下骨细胞及基质纤维结构改变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截瘫平面上下骨细胞、基质纤维结构改变情况,为临床研究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动物为体重300~320g,4~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对照组仅行胸10椎板切除不破坏硬膜,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大鼠于胸10椎体水平切除椎板不破坏硬膜,行Allen’s(60 gcm)法损伤脊髓,造成截瘫模型,观察肱骨外科颈、胫骨平台部骨细胞、基质纤维改变情况。结果 实验组7周肱骨、胫骨骨细胞与骨陷窝均严重分离,异染色质趋边凝聚,细胞器肿胀空化。骨小管数目减少,形态不清晰,骨基质胶原蛋白分泌减少,纤维数目减少,排列连接紊乱。肱骨骨细胞结构11周实验组较7周实验组有所恢复。纤维排列分布、骨小管形态较7周时清晰。胫骨骨细胞结构11周实验组较7周实验组加重,仅个别细胞结构有恢复迹象,纤维排列分布、骨小管形态较7周紊乱。结论 截瘫大鼠继发骨质疏松,损伤平面上下骨质超微结构改变显著,平面以上较以下有较早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重建钢板或尺骨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否为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或尺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5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其中2例同时合并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例合并桡骨小头骨折肘关节前脱位.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3-...  相似文献   
10.
刘晓宁  于海驰  李颖智  薛盼  黄炳哲  张伟 《中国骨伤》2019,32(12):1094-1096


目的:评价经胫骨双隧道牵引拉出修复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采用经胫骨双隧道内侧半月板后根部牵引修复方法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22例,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34~53(45.7±4.7)岁。术后随访12~24(16.4±5.2)个月。

结果: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61.8±4.3,IKDC评分59.9±2.9;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89.1±3.0,IKDC评分89.0±2.5,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

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双隧道牵引拉出修复技术对治疗有症状的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