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所产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进行基因重组表达及纯化。方法以产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TX-M-3,将其克隆入pET-28a(+)载体,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ER2566中表达,表达产物经过Ni-琼脂糖凝胶柱纯化,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鉴定纯化蛋白。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76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同类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此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ER2566中大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约为32KD得到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的证实,与理论值相符。结论成功表达及纯化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进一步酶生物学特性及酶的抗体制备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致病岛(HPI)fyuA—irp2基因簇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84株菌的fyuA—irp2基因簇,对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irp1、irp2、irp3、irp4及,fyuA的总检出率分别是:40.48%、41.67%、5.95%、0%及16.67%;ECO6748、Kp7151及PAE7之fyuA蛋白质序列与YP_853080的相比有100%同源;克雷伯菌蜘49及Kp之irp2与AAA27636.1的同源性高(99%),而大肠埃希菌ECO4、ECO7与1176840的相符率低(90%),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FJ211852及FJ211851;Kp51、Kp10及和49之irp1均与AL590842有99%同源;EC03、Kp51、Kp10及脚49之irp3与CAA73128相比有97%的同源。同种菌株突变的位点大致相同,不同种菌株间的突变差异较大。结论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HPI,fyuA-irp2基因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和缺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治疗、病情评价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发光测量法,对136名住院感染患和128例健康人进行血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测定,主要观察细菌及病毒感染患血中PCT的情况。结果: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衰竭)患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显升高,而病毒感染(包括严重感染)患血中PCT不升高或仅轻微升高。结论:血PCT可快捷有效地用于严重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同时还可作为评价病情、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改变及其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紊乱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的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16^+ 56^+NK细胞进行测定。结果HSP患儿外周血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16^+56+NK细胞的百分率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19^+B淋细胞的百分率则显著增高;而两组间CD3^+T淋巴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P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数量下降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ET一28a(+)/CTX—M一3分别在大肠埃希菌ER2566和BL21(DE3)中进行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在不同的宿主菌、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和诱导剂浓度中诱导pET.28a(+)/CTX—M一3融合表达载体,目的产物经SDS—PAGE和BandScan凝胶分析软件分析,以获得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达载体的最佳诱导条件是重组质粒在BE21(DE3)中18℃诱导24h,IPTG终浓度为0.8mmol/L;表达载体在最佳条件下表达时,目的蛋白的最高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3%。结论获得pET一28a(+)/CTX—M一3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CTX—M一3型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lactamase,ESBLs)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此酶的大量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ter baumannii,MDRAB)的耐药性和AmpC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特征。结果检出结构基因ampC型49株,占81.7%;blaADC基因型50株,占83%;ACT基因型2株;41株菌同时携带blaADC和ampC结构基因,占68%;2株同时携带blaADC、ACT和ampC结构基因;未检测到其它AmpC耐药基因(MOX、CIT、FOX、DHA)。携带AmpC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于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blaADC耐药基因和ampC结构基因同时携带率高,并且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至2015年在我院诊断的21例成人H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血浆置换组与非血浆置换组之间的治疗差别。结果血浆置换组在中位生存期、发热症状、实验室检查与非血浆置换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在HPS中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缓解HPS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为治疗原发疾病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血小板参数与输注疗效及预后判断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输注单采血小板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n=200)和B组(n=150),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小板参数,并对血小板参数与输注疗法和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A组中24h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4.5的所占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输注后,A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输血前后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均升高,B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均下降。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和大血小板比率的变化趋势与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ter baumannii,MDRAB)的耐药性和AmpC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特征.结果 检出结构基因ampC型49株,占81.7%:blaADC基因型50株,占83%;ACT基因型2株;41株菌同时携带blaADC和ampC结构基因,占68%;2株同时携带blaADC、ACT和ampC结构基因;未检测到其它AmpC耐药基因(MOX、CIT、FOX、DHA).携带AmpC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于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结论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blaADC耐药基因和ampC结构基因同时携带率高,并且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EDTA-K2浓度对Advia 120 计数仪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50例正常人的静脉血,以不同血量放到同一浓度的4组抗凝管中,形成不同浓度的抗凝血.以符合抗凝标准的A组为对照组,用Advia 120 检测.结果四组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白细胞分类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D两组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量不足的C、D两组的RBC、HGB、HCT、PLT 、WBC的结果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抗凝剂浓度对该仪器检测MCV、白细胞分类没有干扰;为防止血量不足时抗凝剂的稀释作用,必须按抗凝比例抽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