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结果94.2%的病人迫切需要接受健康教育,90.2%的病人需要了解疾病知识,96.2%的病人学习动机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复发。由此可看出,应积极开展和重视对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以满足其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接触职业病危险因素从业人员的高血压检出情况。方法对昌平区2012年职业病危害(高温、苯系物、锰、汽油、粉尘、铅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区共检查4 469名从业人员,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其中检查701人有1项或多项的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5.69%。检出职业禁忌证21人。其中血压异常检出率为30.03%,尿常规异常率为9.67%;铅作业和苯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94%和2.29%。结论该区在所监测的职业禁忌证中,接触铅作业从业人员检出率居首位,其次是接触苯系物从业人员,接触高温、无机粉尘检出率较低。应坚持常规的职业健康检查,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对职业病的预防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接触职业病危险因素在岗从业人员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昌平区2012年职业病危害(高温、苯系物、锰、汽油、粉尘、铅等)作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查4 469名从业人员,患高血压的1 342人,患病率为30.03%。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0,P〈0.01);高血压患病随年龄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χ2=718.34,P〈0.01),随工龄的增长亦有升高的趋势(χ2=194.21,P〈0.01);高温作业的从业人员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8.96%,高于其他的从业人员的患病率(χ2=400.75,P〈0.05)。结论加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对于高血压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是今后昌平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北京市昌平区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5种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从而为预防与控制5种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昌平区2006年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共完成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66 657人,HBsAg阳性、痢疾、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2.321%、0.002%、0.002%;食品行业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2.12%、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地与外埠从业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87%、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应坚持健康体检,加强对外埠从业人员的管理,需要对外埠人口健康人群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难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以累及心、脑、肾、眼、神经等重要器官为特点,糖尿病的防治日益受到公共卫生界关切。笔者于2006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开展了慢性病调查工作,了解本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北京市昌平区居民常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现状,为预测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制定相关防治政策,笔者于2005年7月在昌平区开展了慢性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昌平区中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今后中学生超重和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年对昌平区中学生进行了健康调查。  相似文献   
9.
组织学是一门医学形态学的基础课,是一门观察的科学,因此只有多观察标本和图片才能学好这门课。同样在考试时,组织学也不应该脱离图片,更不能“纸上谈兵”。利用现代化话教学管理手段进行考试,能够很好的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观察,因此组织学考试更加适合“无纸化”。所谓“无纸化”考试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  相似文献   
10.
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往往把组织学教学分为理论讲授和实习观察两个部分[J],这种理论知识与实习内容的先后实施,影响了组织学理论知识与实习内容的高度统一性,不利于学生对组织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因此,近两年来,我教研室根据组织学的特点,采用理论与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每次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