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C族趋化因子受体9( 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肿瘤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NSCLC患者和30名健康人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9的表达情况,计数各组细胞表达的百分率。免疫磁珠分选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并分析CCL25/CCR9对CD4+T淋巴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均降低,术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术前[(49.11±8.32) vs (46.17±8.71),P=0.031和(1.66±0.09) vs (1.44±0.06),P=0.001];术前CD4+CCR9+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低于术后[(3.33±1.11) vs (6.57±1.92),P<0.05]和健康对照组[(3.33±1.11) vs (11.06±1.37),P<0.05]。在CCL25诱导下,NSCL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趋化指数(CI)为3.1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83( P<0.05)。经过anti-CCR9单抗处理后,CD4+T淋巴细胞的CI为0.62,与未经anti-CCR9 mAb处理者相比明显降低( 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调节机制紊乱,CL25/CCR9相互作用可介导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迁移,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9低表达,影响淋巴细胞迁移,可能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有关。手术可以逆转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9的表达变化, CCR9可能作为评价肺癌治疗后免疫重建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借助于心脏超声评价C形软环和改良DeVega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返流的疗效。方法选择因功能性三尖瓣返流行C形软环成形术患者32例和改良DeVega成形术患者31例,对术前、术后的下列指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和三尖瓣返流程度在术后近期均明显下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远期的以上各指标C形软环环成形组要优于改良DeVega成形组。结论C形软环环成形术和改良DeVega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辫返流的近期效果相似,远期效果C形软环环成形术优于改良DeVega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术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CPB手术患者,分为丹参注射液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丹参注射液组从术前5 d至术中CPB结束时,成人每天静脉滴注50 g.L-1葡萄糖250 mL+丹参注射液20 mL,儿童每天丹参注射液1 mL.kg-1+50 g.L-1葡萄糖50 mL;对照组输注等量50 g.L-1葡萄糖。于麻醉前、转机前,术中转机30 min,停机5 min,术后24 h、72 h、7 d抽取静脉血检测2组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2组患者麻醉前、转机前RBC-C3bRR和RBC-I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注射液组患者RBC-C3bRR、RBC-ICR停机5 min、24 h、72 h及7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术后7 d已基本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对照组术后7 d仍低于麻醉前水平。结论CPB可以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围术期应用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PB患者术后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受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被认为是胆道外科中最复杂、最棘手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纤维胆道镜的广泛使用及技术不断改进,残石率明显降低。但纤维胆道镜亦有操作相对困难、费时等缺点。毛静熙等曾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用输尿管镜从胆囊管入胆总管取石。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科对8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应用以硬性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为主,辅以纤维胆道镜的双镜联合镜检、取石(以下称“联合镜检、取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