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为与海马结构形态改变相关的疾病提供线性测量指标。 方法 选取31例成人头部横断面标本,观测海马面积、海马矢径、海马横径、颞叶钩回间距,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分析海马矢径、海马横径、颞叶钩回间距与海马面积的相关性。 结果 海马结构横径标准化前后性别间有差异(P<0.01);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后,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海马矢径标准化前后与海马面积显著正相关(P<0.01);海马横径标准化前后与海马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钩回间距标准化前后与海马面积呈显著负相关(P<0.01)。 结论 海马矢径、海马横径、钩回间距可以作为研究海马形态变化的线性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断面和CT腰椎侧隐窝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利用30例横断面标本及50例活体CT扫描,观测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结果:断面标本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分别为(7.43±0.52)、(7.34±0.77)、(6.78±0.58)mm,无性差;CT扫描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存在性差,男性分别为(7.05±1.19)、(6.25±0.94)、(6.98±1.30)mm;女性为(7.53±1.37)、(7.05±1.14)、(7.35±1.39)mm;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的数值在断面及CT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在断面和CT上,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与黄韧带厚度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椎间盘横径、矢径均呈负相关.结论: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的数值在断面解剖及CT上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即CT可较好地反映侧隐窝相关结构的情况;侧隐窝毗邻结构的病理变化均可能导致侧隐窝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与海马结构形态改变相关的疾病提供线性测量指标。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51例经诊断无病变成人头部磁共振图片,观测海马体积、高度、宽度、长度等线性指标,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分析各线性指标与海马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后,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标准化海马头体积、标准化海马体体积、标准化海马尾体积、标准化海马体积、标准化海马头长度、标准化海马体长度、标准化海马尾长度、标准化海马纵轴长度、标准化海马宽度、标准化颞角宽度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男性,P<0.05,P<0.01);钩回间距、颞角宽度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女性,P<0.05,P<0.01);标准化海马头长度、标准化海马尾长度左右差异显著(右侧>左侧,P<0.05);标准化海马体长度、标准化海马纵轴长度左右差异显著(左侧>右侧,P<0.05)。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标准化后与海马体积相关程度最为密切的线性指标依次是海马宽度、海马纵轴长度、颞角宽度、海马尾体积。结论①海马结构形态存在性别及侧别上的差异;②海马宽度、纵轴长度等线性测量数据可以作为研究海马形态变化的初步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侧隐窝狭窄的原因及其横、矢径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30例横断面、8例矢状面标本,观测侧隐窝、黄韧带、椎间盘等结构。结果 (1)L3-5骨性侧隐窝矢径为(6.97±0.95)、(6.46±0.86)、(6.37±0.54)mm,盘黄间隙矢径为(7.21±0.82)、(7.20±0.79)、(7.01±0.59)mm;(2)椎间盘横径、矢径均存在性差,各椎体间的椎间盘也存在差异;黄韧带厚度、侧隐窝横径及矢径均无侧差,但黄韧带厚度存在性差,侧隐窝横径、矢径均无性差;(3)椎间盘前缘高度大于后缘,L4~5前、后缘高度之比较L5~S1小。结论⑴不同性别、不同腰椎间的形态数据存在显著差异;⑵椎间盘、黄韧带数据均可作为诊断侧隐窝狭窄的参考指标;⑶侧隐窝狭窄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得120例正常成人(正常组)心脏左室壁17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向应变和面积应变的正常值,另选45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判断心肌梗死部位和范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梗死范围及节段应变变化,分析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一致性,并与正常组心脏左室壁17节段心肌各应变对比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3个月复查梗死范围和节段应变,与术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4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和范围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一致;除前壁心尖段外,术前梗死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向应变和面积应变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3个月复查心肌梗死范围变化,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明显变小,心肌各应变均恢复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有一定缩小,对应节段各应变均有所改善,LVEF提高5%;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无明显缩小,对应节段各应变均无明显改善,LVEF提高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好地识别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各节段心肌运动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细微差别,可实时、全方位定量分析左室室壁运动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活体肝动脉解剖学分型及变异,为临床肝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采集200例受试者肝CT图像,经容积再现技术重建肝动脉.按照Michels分型方法观察肝动脉的解剖学形态和变异情况.结果:依据Michels分型方法,肝动脉的分型如下:正常解剖型148例.肝动脉起源变异者占2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膝关节三维数字化模型的重建及可视化方法.方法:利用1例志愿者的右侧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llce imaging,MRI)薄层扫描数据,采集二维图像数据,应用Materialise公司的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5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16例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现就有关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治疗措施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6例DVT患者(其中6例为外院转入),男10例,女6例,年龄35~70岁,平均(60±10)岁,髋及膝关节置换术后3例,下肢骨干骨折5例,髋及膝关节骨折术后8例,所有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