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工心瓣在脉动循环模拟系统上的能量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常用的不同尺寸的5种人工心瓣在脉循环系统的主动脉瓣位,在不同的心率,心输邮量和主动脉平均压下进行能量损耗(Energylosses)的评价。人工心瓣的能量损耗据所计录的左心室压,主动脉压,前反向的跨瓣流量而计算。结果表明,跨瓣压关(ΔP)主输量(CO)的增加而增加,随心率(HR)和心瓣尺寸(VS)的增加而减小;跨瓣反流量(Reg)随VS的增加而增加,且除笼球瓣外,Reg随CO的增加而减少;主  相似文献   
2.
山羊在麻醉和开胸的情况下结扎心室前壁的冠状动脉分支,观察主动脉内囊反搏和生脉注射液联合使用,对缺血心肌的影响(联合组)。研究结果与单独使用主动脉内囊反搏(反搏组)或生脉注射液(生脉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用利多卡因的用量作为心律不齐出现的频度和严重程度。在抗心律不齐方面,主动脉内囊反搏和生脉注射液有协同作用。主动脉内囊反搏和生脉注射液,对限止心肌坏死区范围可能有协同作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内囊反搏能改善心肌缺血的变化,但有一定限度。本研究观察结合生脉注射液的处理,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麻醉,开胸的情况下结扎山羊左冠状动脉的分肢造成心肌缺血。以结扎前、后的心电图和左心室压力和主动脉流量曲线,以及结扎后24小时的心肌坏死区大小来衡量上述治疗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