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帕金森病痴呆(PDD)病人认知功能及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48例PDD病人随机分为刺激组和伪刺激组,每组24例。刺激组病人采用脑循环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需要服药的病人仍按常规服用美多芭等药物。两组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结果刺激组治疗60d后,MMSE总分、定向力、计算力、语言评分、MoCA总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及语言定向力评分较入组时提高(t=2.01~3.02,P<0.05);伪刺激组仅MMSE定向力、MoCA定向力及空间-执行功能评分较入组时提高(t=2.08~3.34,P<0.05)。治疗60d后,刺激组HAMD评分较入组时降低(t=2.82,P<0.05),HAMD评分低于伪刺激组(t=3.60,P<0.05),MMSE、Mo-CA总分高于伪刺激组(t=2.32、2.05,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有助于改善PDD病人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服用利培酮维持治疗,干预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系统家庭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疗程为24个月,于入组时及24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给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选取我院开放式病区和封闭式病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0例,并配对相应家属。观察期6周。在入组前及6周末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在第6周末,两组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分、SAS和SDS的评分均较入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开放组各项评分较封闭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开放组BPRS评分较封闭组有明显的改善(t=3.757,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尤其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阿立哌唑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奋乃静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作数字广度(顺、逆)、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即刻视觉记忆、延迟视觉记忆、连线测验A和B、字色混淆测验(Stroop)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 CST)等神经心理测验。结果治疗3个月后同组间相比较: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其他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即刻视觉记忆t=0.029,延迟视觉记忆t=0.032,P均0.05;其余项目t=2.562~4.658,P0.05或P0.01),而奋乃静组在13项认知功能指标中有5项恶化,主要在逻辑记忆(t=2.747和3.290,P均0.01)和执行功能方面(S troopC-W评分t=2.819,P0.01);两组间相比较: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各项认知功能测查结果均明显好于奋乃静组(即刻视觉记忆t=0.093,延迟视觉记忆t=0.048,P均0.05;其余项目t=2.635~5.748,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而奋乃静对认知功能的某些领域有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箱庭治疗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选择舍曲林治疗,研究组选择箱庭疗法,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信心测试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末、4周末、8周末进行HAMD、自信心测试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2周末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df=18,P0.05),而4周末、8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0.48,df=18,P0.1)。结论:箱庭治疗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早期(2周内)起效速度不如对照组,长程治疗(4周、8周)上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箱庭治疗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是有效的,且在提升自信心方面箱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症并发焦虑的作用。方法:Ⅲ例老年抑郁症并发焦虑的患者分为A组56例与B组55例,分别每晚与晨口服米氮平30-45mg与予文拉法辛50-150mg。疗程均8周。结果:抑郁症状的疗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症状的疗效,A组显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相当。结论: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但抗焦虑作用米氮平优于文拉法辛,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利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60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年龄8~16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其中帕利哌酮组30例,氟哌啶醇组30例,疗程8周。分别采用耶鲁抽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 YGTSS)和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对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帕利哌酮组和氟哌啶醇组治疗2周后YGTSS 总分均明显下降,帕利哌酮组治疗2周的YGTSS减分率高于氟哌啶醇组,帕利哌酮组与氟哌啶醇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P<0.05),帕利哌酮组与氟哌啶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76.7%(P<0.01)。结论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都有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但帕利哌酮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可推荐用于儿童治疗。  相似文献   
8.
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1例,分别给予口服西酞普兰和米氮平片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痊愈显著进步率分别为83.3%和87.1%,疗效相当。HAMD评分A组治疗2周末,B组治疗1周末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0.05);治疗4、8周末时2组下降更显著(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在治疗1、2周末时,A组总分稍高于B组,但4、8周末时则明显低于B组。结论:西酞普兰和米氮平均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安全有效药物。西酞普兰副作者轻微,易长期服用;米氮平起效快,对于睡眠差,焦虑明显患者适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