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恩 《河北医药》2012,34(19):2911-2912
目的研究肺癌常用的诊断方法临床分析比较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5例,运用McNemarx2配对检验,对不一样的诊断进行试验检查,评价结果阳性率的相同性。结果本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最常见是咳嗽。纤维支气管镜+X线+CT、痰细胞学+X线+CT以及血清CEA+X线+CT试验组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97.8%和98.8%。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5.2%(44/176)应用于Ⅰ~ⅢA期患者;PET检查71.4%(25/35)应用于临床ⅢA~Ⅳ期患者;X线检查正侧位胸部,疑似病例行CT检查检出率高达98.3%(60/61)。经支气管肺活检同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癌患者的阳性率有着相同性。结论组合诊断对肺癌的确诊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李学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87-18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引流并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水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癌性胸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引流组20例和胸穿组20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腔内化疗所用药物以顺铂为多,引流组的有效率为92.31%(12/13),胸穿组的有效率为50.0%(6/1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肤对胸腔进行刺穿引流法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在引流之后可以选择的注射药物范围广,首选药物为价廉并且高效的顺铂。  相似文献   
3.
李学恩 《当代医学》2012,18(21):144-146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3月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和对照组41例(化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35/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32/41),两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疼痛缓解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消化道毒性反应与白细胞毒性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KP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从力学的角度看,脊椎病可谓是脊柱系统某部位受力不当而整体性生理结构改变而生理功能退化病变的一种病理反映,其过程遵循生命系统“熵增原理”。由椎动脉型和神经型颈椎病的形成机制可知:由于横突内穿越而过的椎动脉、椎管内通往全身的脊髓和神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必然引起血压等生理指标的紊乱,相关信息的无序程度(混乱)增加。引入生命系统生物信息熵概念是量化表述人体脊椎病形成的有效方法,控制人体脊柱系统的生物信息熵是预防和整治人体脊椎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A125、CEA、CYFRA21-1检测在贝伐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给予贝伐单抗联合TP方案进行治疗,共2个疗程,分别在患者化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CA125、CEA、CYFRA21-1的水平,评价化疗前后患者CA125、CEA、CYFRA21-1的变化及三种肿瘤标志物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化疗前,CA125、CEA以及CYFRA21-1的阳性率在临床分期Ⅳ期患者人群中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在病理分型为腺癌的患者人群中明显高于鳞癌的患者,在转移部位≥2的患者人群中明显高于转移部位为1的患者,且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临床治愈(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的CA125、CEA以及CYFRA21-1与化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疾病恶化(PD)患者的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明显上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EA以及CYFRA21-1检测对临床疗效变化及疗效评价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27.8%,46.7%和51.1%.结论 CA125、CEA以及CYFRA21-1水平变化与NSCLC化疗后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59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 43例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平均2年,3例复发,术后50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采取纵裂入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蒙医整骨术的骨折固定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方法基于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人与自然和谐(含躯体与功能统一)生命自然观,利用现代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原理及方法探究其骨折固定的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结果中国蒙医整骨术蕴含着骨折"动"固定结构与受力、静态与动态、成骨与破骨、生理与心理稳定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因而是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无遮挡固定疗法。结论中国蒙医整骨术的骨折"动"固定蕴含的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是他传继与沿用至今的根本支撑点,可作为当今骨折固定原则方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系统引导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垂体瘤患者,术前行MRI或CT薄层扫描,将图像资料输入Brain LAB 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中进行三维重建,据此设计最佳手术入路,并对肿瘤及重要结构作标记;术中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寻找蝶窦前壁、鞍底、颈内动脉、海绵窦和斜坡等结构,切除肿瘤。结果32例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顺利到达肿瘤部位,注册误差0.3~2.5mm;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26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例无变化,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神经导航引导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定位准确、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macro-idea and criterion of osteopathic fracture immobilization in China’s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METHODS:Based on biological naturalism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including psychosomatic integration) in osteopathic fracture immobilization in China’s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we used modern physiopsych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macro-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zation,behaviorism,and wholism in "dynamic" fixation of fractures.RESULTS:Osteopathic fracture immobilization in China’s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is based on the fixation criterion of macro-idea and method as well as on geometry,mechanics,motion,and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stability in "non-sheltered fixation" of fractures contained in the life view of nature,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including psychosomatic integration) and on harmony between the limbs and the whole body,between body and function,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CONCLUSIONS:Osteopathic fracture immobilization in China’s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is fixation without trauma or shelter.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whole,dynamic,and functio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is not only radical,but also represents a new direction for developing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fracture im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