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129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985,-4.720,-2.291,-3.798,-4.826,-3.623;P0.05);男生敌对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573,P0.01);二次以上流浪的儿童焦虑、偏执、强迫显著高于初次流浪的儿童(t=2.55,1.98,2.272;P0.05);留守过的流浪儿童偏执、精神病性分数显著高于未留守过的流浪儿童(t=2.398,2.234;P0.05)。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问题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亲社会行为相关性较弱(P0.05)。结论负性经历对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负性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与问题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流浪儿童自我意识与问题行为及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对60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自我意识各维度低于常模水平的比例分别为73.7%,22.2%,63.2%,28.9%,42.1%,63.2%;(2)问题行为各维度的检出率分别为5.3%,21.1%,21.1%,7.9%,亲社会行为的异常检出率为22.2%;(3)除行为与情绪症状、焦虑与同伴交往问题不存在相关外,自我意识与问题行为的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的两两负相关关系(P<0.05),行为适当性、智力与学校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流浪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偏低,自我意识与行为有较高的相关性,提升自我意识水平可以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