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和分析Gamma 3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12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实施Gamma 3钉内固定治疗者60 例(男16 例,女44 例;平均年龄71.8 岁),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者62 例(男17 例,女45 例;平均年龄72.1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并发症、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治疗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6~25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DHS组显著长于Gamma 3钉组(P<0.01);术后并发症DHS组显著高于Gamma 3钉组(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DHS显著短于Gamma 3钉组(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率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术前应正确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及骨折类型,合理地制定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肋间后动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修复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只家兔提取BMSCs,扩大培养后采用菲立磁标记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另选取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经肋间后动脉注射BMSCs组和只创建脊髓损伤模型组.结果观察包括:BMSCs的核磁共振示踪,脊髓标本宏观及微观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查. 结果 实验第14天内,磁共振显示BMSCs逐渐迁移到脊髓损伤区域,并经脊髓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查进一步得到证实;脊髓组织切片电镜检查发现实验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部分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菲立磁颗粒;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第7天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损伤脊髓节段神经传导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肋间后动脉介入移植BMSCs修复脊髓损伤是一种可重复、高效的干细胞移植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在胫骨远端Pilo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MIPPO技术进行了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评价其治疗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根据Mazur制定的评分系统判定为:优27例,良1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4.9%。结论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在治疗Pilon骨折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具有软组织血运破坏较小、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