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erve injury induced protein2,NINJ2)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rtery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LAA)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8例我院诊断为LAA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抽取112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根据既往研究的阳性结果及HapMap数据库,选择NINJ2基因rs11833579及rs10849373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采用PCR-RFLP技术进行2个SNP基因分型,分析2SNP位点多态性与LAA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0.05)。两组间rs11833579与rs10849373基因型(P=0.512、0.514)、等位基因频率(P=0.811、0.713)及显性模型(P=0.544、0.656)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rs11833579位点隐性模型(AA+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NINJ2基因rs11833579的GA+AA基因型在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频率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NJ2基因rs11833579位点隐性模型(AA+AG)与LAA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但仍需对单体型及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分析NINJ2基因与LAA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阿普替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3d、1周、1个月以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的神经受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向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