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全套量表法对全麻后无症状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术后经 CT和 MRI确诊为无症状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全套量表法组和MMSE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7d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MMSE组在患者术后1、3d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无明显差异,术后5、7dMMSE组评分升高,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率逐渐下降。而全套量表组1、3、5、7d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与MMSE相比全套量表法合并代谢综合征非心脏全麻手术术后患者发生无症状脑梗塞所致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MG)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自家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种刺激发生突变,不能控制某些禁忌细胞株而任其分化增殖,对自身成分(横纹肌)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肌无力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眼肌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感疲劳、复视;躯干型:上肢伸举不能持久、步行稍远需坐下休息;延髓型:咀嚼吞咽费力,甚至呼吸肌麻痹。临床上最危险的是肌无力危象,患者呼吸肌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三维动态增强MRA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全部行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并对重建后图像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估,其中20例行手术治疗者,将术前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三维动态增强MRA能显示下肢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各种病变。血管清晰,病变明确。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4.32%。结论 三维动态增强MRA是一种诊断下肢血管的新方法,具有安全、快速、无创伤性,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艾瑞昔布对吸入维持全身麻醉七氟烷阻断肾上腺素能反应呼气末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艾瑞昔布+七氟烷组(IS组),每组各20例.IS组术前2h口服艾瑞昔布0.1g,S组给予安慰剂.依据心率(HR)或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观察七氟烷浓度改变,并测定2组七氟烷MACBAR.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基础值HR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七氟烷MACBAR为(3.06±0.27)%高于IS组的(2.2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组七氟烷MACBAR较S组降低25%.结论 吸入维持全身麻醉时应用艾瑞昔布安全性高,可降低七氟烷MACBAR的25%.  相似文献   
5.
袁宁璐  赵青  樊一萌  朱玉权  韩楚源 《河北医药》2012,34(12):1822-182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MG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本课题对120例MG患者常规做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有102例患者胸腺出现异常,我们重点分析此102例患者的CT资料,从病变胸腺的边界、信号均匀性、邻近结构受累及CT增强等方面探讨CT征象在异常胸腺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1].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颅脑损伤拟行开颅手术患者40例,年龄25~64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啶0.3 μg·kg-1·h-1组(D1组)、右美托咪啶0.5 μg·kg-1·h-1组(D2组)和右美托咪啶0.7 μg·kg-1·h-1组(D3组),每组10例.D1、D2、D3组按照0.5 μg/kg剂量给予4 μg/ml的右美托咪啶(静脉输注10 min后分别改为 0.3、0.5、0.7 μg/kg维持);C组以相同的方式静脉输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切皮前(T0)、手术1 h(T1) 、手术2 h(T2)及缝合切口时(T3)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结果 与T0相比,4组T1、T2 和T3各时点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氧分压(PaO2)、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D(a-jv)O2和CEO2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D1、D2、D3组在T1、T2 和T3各时点SjvO2升高,D(a-jv)O2和CEO2下降(P<0.05);与D1组比较,D2、D3组在T1、T2 和T3各时点SjvO2升高,D(a-jv)O2和CEO2下降(P<0.05);与D2组比较,D3组在T1、T2 和T3各时点SjvO2升高,D(a-jv)O2和CE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均能降低脑氧代谢,对颅脑损伤患者有脑保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脑氧代谢下降程度与右美托咪啶升高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肿瘤WHO组织学分型与螺旋CT征象的相关性,提高螺旋CT对胸腺肿瘤亚型诊断的准确率。方法:43例胸腺肿瘤病例,按照2004年WHO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低危组胸腺瘤组(A、B、B1型),高危组胸腺瘤组(B2、B3型),胸腺癌为一组,将CT征象与简化的分型对照。结果:低危组胸腺瘤21例,高危组胸腺瘤9例,胸腺癌组13例。CT上肿瘤轮廓不规则、边界不清、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胸腺癌,肿瘤边缘光滑、呈类圆形,可见分叶提示低危组及高危组胸腺瘤。结论:CT鉴别良恶性胸腺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影像学角度进行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CSM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CSM患者,选择同期72例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asymptomatic spondylotic cervical cord compression,A-SCCC)患者,设为CSM组与A-SCCC组。收集两组患者X线、CT、MRI等影像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CS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颈椎不稳、MRI T2WI高信号、脊髓压迫物类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椎不稳(OR=2.766)、混合型压迫物(OR=2.542)、MRI T2WI高信号(OR=2.986)是CS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SM与A-SCCC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包括颈椎不稳、混合型压迫物、MRI T2WI高信号等均可增加CSM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间小儿七氟醚麻醉,应用低流量洗出法对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择期手术患儿6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麻醉时间分为1h组(A组),2h组(B组),3h组(C组),每组20例。患儿麻醉诱导采用潮气量法,术中根据患儿生命体征调整吸入浓度,稳定吸入七氟醚在0.8~1.2最小肺泡浓度(MAC),氧流量2L/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约30min,采用低流量洗出法洗脱七氟醚,手术结束后送入PACU。观察患儿术中的血压,心率、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停吸七氟醚时呼末七氟醚浓度、氧流量增加加快洗出时呼末七氟醚浓度,记录苏醒的时间(即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即从手术结束到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送出PACU时间,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1)3组患儿术中的心率、血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儿停吸七氟醚时呼末七氟醚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快洗出前呼末七氟醚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PACU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麻醉时间,采用低流量洗出法排除七氟醚时,应适当调整七氟醚洗出时间,已达到充分洗出,进而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并缩短PA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