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与Y染色体位点缺失的相关性,建立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53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以及5例正常男性的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域的6个STS位点进行检测。结果5例精液正常男性未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53例患者中6例有AZF区域的微缺失,总缺失率为11.3%。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是严重生精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精子因子(AZF)候选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意义。方法300例主诉为右上腹不适连续患者,121例行胆囊切除术,且均于术前开展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总结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符合率,联合检测声像图特征及病灶形态。结果121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病理结果:胆囊结石49例;腺肌症5例;胆囊壁结构紊乱2例;息肉样病变65例,其中胆固醇息肉40例、炎性息肉22例、腺瘤2例、腺癌1例。65例手术确诊为息肉样病变患者,经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息肉样病变62例,3例误诊为泥沙样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5.38%(62/65)。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联合诊断声像图特征为基底狭窄或基底较宽,呈球形、桑葚状或乳头状,病灶数量不等。其中稍高回声者16例,高回声者43例,等回声者2例,低回声者1例;基底宽者16例,基底窄者7例,呈桑葚状、团状或乳头状者39例。经检查,胆固醇息肉病灶直径为(5.22±1.33)mm;炎性息肉病灶直径为(3.36±1.34)mm;腺瘤病灶直径为(9.06±1.60)mm;腺癌病灶直径为17.3 mm。结论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家口地区154例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男性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名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常规培养,然后作G带核型分析。结果在154名不育患者中,检出核型异常29例,其中有26例为数目异常(包括5例46,XY/47,XXY嵌合体),3例为结构异常。另外本实验还发现了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