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不同基因型与健康人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取HBV感染患者A基因型35例,B基因型57例,C基因型56例,D基因型52例和健康对照64例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脂蛋白(a)进行检测.结果 A,B,C,D四个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的Lp(a)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不同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的最终治疗转归率和治愈率不同.结论 HBV能抑制脂蛋白(a)的表达,且其血清中表达水平与乙肝的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3(CC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CR3对乳腺癌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61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CR3的表达情况;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EOS的计数及及其所占白细胞比例;运用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法分析CCR3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通过GEO数据库选取914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分析CCR3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CR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EOS的计数及其所占白细胞比例中位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CR3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呈正相关。CCR3低、中、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FS)比较,CCR3高表达患者的RFS情况更优(P<0.01)。结论CCR3可能通过调节EOS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且CCR3与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方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癌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胃癌性贫血患者,对照组运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健脾生血方纠正贫血,治疗前后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贫血相关指标水平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5.30%和38.30%(χ^(2)=2.735,P<0.05);控制率分别为85.10%和80.90%(χ^(2)=0.301,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脾生血方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有效改善胃癌性贫血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中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发病的诱因比较多,而在病理变化中主要为肝细胞内甘油三脂蓄积过多.从脂肪肝发病的机制上来说,脂肪肝是由于输入肝脏的脂肪及脂肪酸过多、肝脏合成脂蛋白障碍和脂肪酸在肝氧化不足导致脂蛋白(a)表达过高所致.本文概述了脂肪肝与脂蛋白(a)的临床现状,分析了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探讨了脂肪肝与脂蛋白(a)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脂蛋白(a)的脂肪肝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550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提示的白细胞警示信息与手工镜检结果对比分析。方法将连续20d提示有白细胞警示信息的158例标本住院患者,同时用传统的手工法制成薄厚适宜的血液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色后进行手工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仪器白细胞分类结果相比较。结果158例白细胞警示信息主要有核左移、未成熟细胞、异型或异常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及五类白细胞数的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散点图(DIFF)灰色散点图。手工分类符合率分别为45.7%、29.6%、25.0%、96.1%、90.9%。其中11例DIFF灰色散点图,仪器未能进行白细胞分类,手工镜检发现幼稚血细胞10例,结合临床诊断基本为白血病细胞;另147例白细胞警示信息标本BC5500白细胞分类与手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中性粒细胞(r)0.9970、淋巴细胞(r)0.9299、单核细胞(r)0.9627、嗜酸性粒细胞(r)0.9972、嗜碱性粒细胞(r)0.8592。结论对于白细胞警示信息中白细胞总数及各分类细胞数与手工镜检相关性良好,但是DIFF灰色散点图,白细胞未能分类标本必须手工镜检复查。因为BC5500无法检测各类幼稚细胞的性质及质量,无法分别出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及分叶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5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42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PD-1/PD-L1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并对患者实施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检测治疗过程中PD-1/PD-L1水平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CD3~+、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1/CD4~+、PD-1/CD8~+、PD-L1/CD4~+、PD-L1/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PD-1/CD4~+、PD-1/CD8~+、PD-L1/CD4~+、PD-L1/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妊娠成功43例,妊娠失败14例,妊娠成功组PD-1/CD4~+、PD-1/CD8~+、PD-L1/CD4~+、PD-L1/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P0.05)。结论:PD-1/PD-L1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进程,影响妊娠结局,其可作为临床治疗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Hsp40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克隆其基因。方法通过GenBank查到Hsp40蛋白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根据Tp Hsp4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Hsp40基因,并把该DNA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挑取阳性克隆采用PCR和DNA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Tp Hsp40基因能够编码37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40.1 k Da,无信号肽,呈亲水性。Swissmodel预测得到Tp Hsp40的三级结构与嗜热杆菌(Thermus thermophilus)Hsp40结构最接近。从Tp基因组中扩增得到1125 bp的Tp Hsp40基因并将其连接到pMD19-T载体。结论本文预测了梅毒螺旋体毒力因子Hsp40蛋白的结构和克隆得到Tp Hsp40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