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足后部骨骼在踏跳中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应用CT扫描和CAD/CAM软件处理,建立足后部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对背跃式跳高踏跳的足底压力测量和逆向肌肉力量计算,确定载荷约束条件,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获得了踏跳瞬间,跟骨、距骨、舟骨等易损伤部位的生物力学响应和应力分布,发现跟骨后距关节,距骨背面均为应力集中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足后部骨骼生物力学研究,为踏跳中的运动损伤力学机理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分形理论,结合红细胞的随机运动及聚集体的不规则特殊,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观定量评价红细胞聚集的方法。首先介绍提取分形维数的实验方法,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红细胞聚集的模拟实验,以证明分形维数与聚集能存在相关性。结果说明以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指标是可行的。最后对这一新方法作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皮纹图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皮纹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还有待于提高,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功能强大的,快速灵活的皮纹图像数据库可以使皮纹研究工作大为轻松而且更有效率.本文根据皮纹图像的特点,再结合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技术介绍了皮纹图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它包括了选择哪一种数据库平台、数据库的内部、外部构成、数据库设计所遵循的物理、逻辑原则、数据库表的设计以及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设计等.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比较满意地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肋软骨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两性不同年龄段肋软骨力学性能,为临床上预测整形后的效果,选取最佳的手术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5-25岁之间行耳廓再造术后的剩余肋软骨,将其按年龄、性别共分为六组,对不同组肋软骨的拉伸强度、应力-应变、蠕变和应力松弛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儿童组肋软骨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青年组和成人组,而三组中青年组力学性能为最差。结论 利用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整形手术时,应优先考虑在儿童期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扩张皮片游离移植后远期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游离移植的扩张皮片的生物力学特性,减少供皮区的创伤。方法 4只体重为20kg的猪的背侧,对称设计4个术区,实验分为正常皮片组(A组),扩张皮片未移植组(B组),正常皮片游离移植3个月组(C组),经扩张再游离移植3个月组(D组)。每个术区取两个皮肤试件,分别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离体应力一应变,应力松弛,蠕变等生物力学测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游离移植的扩张皮片远期生物力学指标与游离移植的未扩张皮片十分接近,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 扩张对游离移植皮片远期生物力学特性无显著破坏,可代替未扩张皮片进行大面积体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狗为模型,利用常规和特殊染色技术,在光镜和电镜下对快速扩张后狗的皮肤进行观察,并作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扩张后的表皮层明显增厚,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含量均下降。电镜下可见表皮细胞间隙增宽,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增多,且功能活跃。同时,我们将快速皮肤扩张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确定信号和扰动和内模建立了两种视觉诱发脑电(VEP)和自发脑电(EEG)混合信号的组合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时域参数模型提出了采用迭代型推广卡尔曼滤波算法来实现VEP信号的自适应估计,最后通过临床实际应用比较分析了两种建模方法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动脉壁应变分析方法-弧长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动脉管上切下一个小圆环,再沿径向切开,动脉壁会自动张开。这个张开状态被定义为动脉壁零应力状态。众所周知,应变分析应从零应力状态开始,即从零应力状态几何量测量开始。目前,巳有两种零应力状态几何量测量进行动脉壁应变分析的方法。一个是直接测量所定义的张开角方法;另一个是假设张开状态的动脉壁为一个标准圆弧段,同时,定义存在有端面角。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动脉壁零应力状态测量方法和动脉壁应变分析方法,即测量动脉壁零应力状态的真实内外侧弧长,以此为基础对动脉壁应变分析。对白兔主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我们比较了三种测量分析方法。三种动脉壁应变分析方法中弧长分析方法是较好的分析方法。在动脉壁假设为均质材料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弧长分析方法。在测量动脉壁零应力状态的几何尺寸时,小圆环试件的纵向长度在D/2到2D范围内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离体培养的人直肠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比较了5-Fu-CDDP(顺铂)联合应用、单一5-Fu或CDDP、单一X射线以及5-Fu-CDDP-X射线联合诱导人直肠癌细胞凋亡水平的差异及其相关基因表达,以期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肿瘤细胞系的培养 HR 8348细胞系源自人直肠低分化腺癌。细胞培养采用DMEM培养基,加10%的胎牛血清,按常规方法培养。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动对血管壁不断施加各种力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①切应力,沿血管长轴方向,即通常所指的剪切力(shearstress,SS);②周应力,管径随血液流动改变大小而作用的力;③压应力,主要由静水压形成的作用力[1]。其中SS是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