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存在相邻椎体骨折的问题,推测骨水泥泄露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中骨水泥量对相邻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 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骨折椎体内填充10%,20%和30%椎体容积的骨水泥,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三种情况下相邻椎体终板应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填充前相比,骨水泥容积按10%,20%和30%填充后,相邻椎体终板各种情况下的应力均增加,且随着骨水泥填充容积增加而增加。说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中骨水泥用量增加,会导致相邻椎体骨折增加的概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人类RecQ解旋酶是一种多功能DNA解旋酶,在DNA损伤修复及维护基因组稳定性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RecQ解旋酶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RecQ2~4这3个成员上,对另外2个RecQ酶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RecQ5解旋酶。因此,本文对RecQ5解旋酶在DNA复制、重组、修复以及在肿瘤易感性方面的生物学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支力强  段宁  董博  吴俊龙  曾思翔  马巍 《重庆医学》2016,(4):465-468,471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CS)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C5P)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手术的CCS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观察组),40例行椎板切除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术后6个月内每次复查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P<0.05),且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C5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C5P患者椎间孔宽度与未发生者相比存在明显的狭窄(P<0.05).结论 脊髓漂移程度和椎间孔狭窄可能是C5P发生的重要因素,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后C5P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脊柱转移瘤已成为日益严峻的临床问题。此类患者多属恶性肿瘤晚期,预期生存时间短,生活质量差,因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和治疗理念的快速发展,脊柱转移瘤的诊断率已有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也有所改善。但具体治疗策略还是存在争议,这取决于多种因素。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针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分型系统用以帮助制定治疗策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已成为脊柱转移瘤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本文将回顾国内外对脊柱转移瘤诊断和外科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