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用于常规乳腺检测的X线摄影、超声成像和红外成像等各种影像学技术,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病理学以及影像学特征,找到它们在普查学中的意义。此外,还介绍了一种新兴的技术——热断层成像。  相似文献   
2.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咳喘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鸿斌 《中国针灸》1998,18(9):571-573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穴位与药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穴位与药物特异性的外治方法。因其简便易行,疗效较好,故广泛用于临床,尤其在咳喘症治疗上的应用,更为突出和深入。这里的咳喘症是指以咳、喘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它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等多种疾病。现将近十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该症治疗上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进展1.1 穴位选择的研究在目前采用的贴敷穴位中,选用频率较高的主要有:膀胱经的背俞穴(肺俞、心俞、膈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杼),任脉的穴位(天突、膻中、璇玑、神阙…  相似文献   
3.
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射治疗(WBRT)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的疗效.方法 5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单纯WBRT(WBRT组,n=35)或WBRT加用SRS加量治疗(WBRT+SRS加量组,n=21).WBRT中位剂量30 Gy/10 次,SRS中位剂量15 Gy/次或20 Gy/2次.分析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急性放射反应和晚期放射损伤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7~27个月).WBRT组和WBRT+SRS加量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1~19个月)和6个月(1~21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9.74%和20.68%(P>0.05),单发脑转移病灶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7和10.4个月,但两组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未观察到严重的晚期放射损伤.结论 对于肺癌单发脑转移灶,WBRT+SRS加量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单纯WBRT,但两者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WBRT 30 Gy/10 次加SRS 15 Gy/次或20 Gy/2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在放疗肿瘤靶体积自动勾画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由于T3~4期鼻咽癌的肿瘤表型变异性较大,并且在CT图像上表现为较低的软组织对比度,从而导致勾画肿瘤靶体积的信心受限。本研究基于多模态图像深度学习对T3~4期鼻咽癌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GTVnx)进行自动勾画,以期提高靶区勾画的精度和效率。方法:回顾性收集T3~4期鼻咽癌患者的CT、MRI(脂肪抑制T2加权和增强T1加权)和PET-CT图像。将多模态图像输入Multi-Encoder U-net进行多组模型训练和测试。采用dice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和HD95定量分析GTVnx的自动勾画结果。结果:对比不同策略模块的试验结果,显示‘Cross-Y’ S Net多模态图像深度学习网络自动勾画测试结果最佳,DSC为0.665±0.045,HD95为5.17±3.34。结论:基于多模态图像CT、MRI和PET-CT提供的优势互补信息进行深度学习,在定位CT图像上完成鼻咽癌放...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乳腺癌放射治疗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摆位的精度较高,但许多单位没有大孔径CT,因此乳腺托架无法使用。该研究旨在探讨在没有大孔径CT时,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放射治疗时使用真空垫固定的摆位误差和产生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并用真空垫固定进行CT定位,使用医科达Precise型加速器上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对患者实施锁骨上野和胸壁切线野拍片,并与治疗计划中的射野位置对比验证,统计出X、Y、Z轴3个方向的平均误差及最大误差。结果:X、Y、Z轴平均误差分别为(1.61±1.12)、(1.56±1.12)和(1.50±0.9)mm。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真空负压成型垫固定,能保证摆位的精度,在没有固定架条件下实用性高。  相似文献   
6.
针刺目■验案李××,女,49岁,1994年10月10日就诊。主诉:双眼频繁眨动不能自主5年余。5年前因劳累而出现双眼频频眨动,不能自主,且进行性加重。继之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经多家医院治疗,疗效欠佳。刻诊:两目频频眨动不能自主,影响视物,且两目干涩...  相似文献   
7.
读《中国针灸》1997年第17卷第2期99页陈德军同志撰写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案》一文,作者独特的选穴和良好的疗效,使我大受启发,但对本病案的诊断,有几点不同意见,特与作者商榷。从该病案上看,作者仅根据患儿的症状(眼肌易疲劳,上睑下垂,晨轻暮重等)和对诊断无特殊意义的血常规检查即作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诊断,似乎欠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家族史的记录。应详细询问患儿的父母、兄弟姐妹等有无同种病症,是否有家族发病倾向;2)未作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的必要的检查和试验,如:1疲劳试验:令病人受累肌肉作重复或持续收缩(如重复闭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计划过程中对肿瘤治疗计划制定的影响.方法 首先单独基于PET/CT中的CT进行治疗计划的制定,内容包括治疗方案和肿瘤靶区(GTV)的勾画.之后基于PET/CT再次进行治疗计划的制定,并分析其变化情况,采用体积法和共同靶区/总靶区法对GTV改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基于PET/CT制定计划后21例患者中有3例(14%)分期改变,2例改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9例最终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GTV均发生改变.体积法显示9例(47.4%)患者的GTV得到了缩小,10例(52.6%)得到了扩大.其中6例(31.6%)发生显著改变.共同靶区/总靶区法显示有9例(47.4%)患者的GTV发生显著改变.在复发鼻咽癌患者中的GTV改变比初发患者更明显.随访未发现治疗区域肿瘤残余以及复发患者.结论 利用PET/CT将使鼻咽癌患者的分期更精确,有利于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PET/CT影响调强放疗GTV的制定,对复发鼻咽癌患者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食道癌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接受放射治疗的10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烟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化疗情况、放疗方式等;收集所有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各参数指标,包括不同剂量(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 dose:V5、V10、V13、V15、V20、、V25、V30、V35、V40、V45)、全肺平均剂量(LMD)、大体肿瘤靶区(GTV)、两肺容积等.分析临床和放疗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103例中2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6例发生于放射治疗中,19例发生于放疗后4月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有与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患者之间,两肺V5、V10、V13、V15、V20、V14、V30及LMD、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P>0.05).结论 评估三维适形食道癌放射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5、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OPEN式体部γ刀物理学特性为保证临床使用精度。方法 使用0.125 cm3指型电离室、160 mm的聚苯乙烯球模、EBT2自显影胶片、IBA胶片分析软件等工具分别测试与验证OPEN式γ刀不同准直器的焦点位置精度、焦点剂量率、剂量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剂量重复性、辐射野的半高宽和半影宽度和综合误差, 并利用DTA方法对多靶点剂量叠加临床计划进行验证。结果焦点位置精度达到0.36 mm, 焦点剂量率误差<3%, 剂量与时间线性<2%, 剂量重复性平均<0.3%, 半影及半高宽接近头部γ刀检测要求, 综合误差<2.5 mm;在2 mm范围内剂量误差范围设置为5%时, 测试点剂量符合度通过率达90%以上。结论 OPEN式体部γ刀的部分测试结果达到了头部γ刀国家检测要求, 剂量学测试结果能满足临床中对局部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所需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