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一重与多重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MCC)大鼠的焦虑行为变化。  方法  成年SD大鼠50只,用单摆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大鼠一重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和多重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MCC)模型,另设一正常对照组(normal,N)每组12只大鼠。于损伤后第14天进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high plus maze,HPM)检测,评估其焦虑行为变化。  结果  (1)在OFT实验中:① PCC组和3 MCC组在中央区行走格数为[9.500(6.50,16.75)]格、[5.00(3.50,9.00)]格,N组为[10.00(7.00,17.88)]格。损伤组在中央区行走的格数与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3 MCC组与N组、P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24,P = 0.033)。② PCC组和3 MCC组在周边区行走格数为[54.50(26.88,62.25)]格、[65.00(28.50,81.00)]格,N组为[33.00(1.13,51.50)]格。损伤组在周边区(surround areas,SA)行走格数和时间均高于对照组,3 MCC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5)。③ PCC组和3 MCC组梳理毛发频次为(4.20±1.03)次、(2.44±0.73)次,N组为(5.20±1.62)次。损伤组梳理毛发次数均少于N组,且3 MCC组较N组与P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3,P = 0.019)。④各损伤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CA区行走格数、行走时间与理毛次数,均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此外,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损伤大鼠在SA区行走格数与行走时间则呈上升趋势。(2)在HMP实验中:① PCC组和3 MCC组进入开臂次数为[1.00(0.00,1.00)]次、[0.50(0.00,1.00)]次,N组为[1.00(0.00,2.00)]次。各损伤组进入开臂(open arms,OA)次数和时间均少于正常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损伤组在OA中向台下探索次数均少于N组,其中3 M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32)。③ PCC组和3 MCC组进入闭臂次数为[1.00(1.00,1.00)]次、[0.00(0.00,1.00)]次,N组为[0.00(0.00,1.00)]次。损伤组进入闭臂(enclosed arms,EA)次数与时间均高于N组,进入EA次数,3 MCC组与PC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5);进入EA时间,3 MCC组与N组、P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42,P = 0.027)。④各损伤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OA臂的次数、时间与向台下探望次数,均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此外,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损伤大鼠在EA臂中的停留时间则呈上升趋势。  结论  一重和三重脑震荡大鼠损伤后14 d焦虑行为开始明显增加,且大鼠经历三次脑震荡后的焦虑行为重于一次性脑震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不同打击间隔的三重性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3MCC)大鼠模型,观察3MCC 24 h、48 h和72 h损伤大鼠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学习记忆行为变化,评估与比较其空间认知功能改变,为临床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cc)患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实验分组: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60 ~ 280 g.造模后随机分为3MCC 24 h、3MCC 48 h和3MCC 72 h损伤组(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 (2)应用金属单摆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分别以打击间隔为24h、48 h和72 h,连续打击3次,形成3MCC 24 h组、3MCC 48 h组和3MCC 72 h组损伤实验大鼠.(3)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实验组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结果 (1)在水下平台实验中,对照组大鼠表现为快速下降后趋于平稳;而各损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呈不同程度的徐缓下降,逐渐趋于平稳.与对照组比:3MCC 24 h、48 h和72 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伤后恢复均明显延迟,3MCC 24 h组和48 h组在伤后第1~14天、3MCC 72 h组除第7天、第10天外的其余12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MCC 24 h组相比:24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其它2个3MCC组明显延迟,3MCC 48 h组和3MCC 72 h组在伤后第1~11天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水上平台实验中,与对照组比,3个3MCC组大鼠找到水上平台的时间均明显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3)在无平台实验中,各损伤组大鼠在第Ⅰ象限(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减少,且由轻到重依次为72 h组、48 h组、24 h组;与正常组相比,各损伤组在第Ⅰ象限(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减少,其中3MCC 24 h组、48 h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不同打击间隔的多重性脑震荡大鼠的空间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至伤后第14天仍未恢复正常; (2)在三重性脑震荡中,打击间隔越长,其空间认知功能的损害就越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1例畸形患儿血清元素锌浓度进行检测,发现畸形患儿仍有66.7%血清锌浓度低于正常儿.胎儿体内锌元素水平低,可造成发育畸形,可引起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梅毒感染率制定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对来我院产前检查,并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进行梅毒螺旋体快速血清反应实验(RPR),阳性者再进行梅毒补体试验确诊(TPPA)。结果53528名围产期孕妇进行RPR筛查试验,58例孕妇确诊梅毒感染,感染率为1.08%,9。结论孕期开展RPR筛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血小板参数在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产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正常晚期妊娠妇女(70例),妊高征患者(70例),对照组(正常体检妇女7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着重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测定的结果,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妊高征组和正常孕妇组的MPV、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妊高征组的PLT、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由于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MPV、PDW明显增高,因此,检测血小板参数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因肾脏疾病已致肾功能受损,特别同时有高血压者已不宜妊娠。为保护其生命安全,已妊娠者亦应早期中止。否则,即使侥幸出生活婴,母亲存活者极少,因为通过持续血液透析维持妊娠成功者实属罕见。但在临床工作中,还可能遇到,故对此作一介绍。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为1/2000~1/1000,病死率高达33-8%[1,2],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近10年来由于感染性流产的减少和产前监护加强,妊娠期ARF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随着诊断和治疗的进展,ARF的诊断也经历着变化。一般认为少尿是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3 年9 月~ 2014 年9 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86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3)予以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放疗,共4~6 周。对照组(n=43)予以顺铂周疗联合放疗,共4~6 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进展期胱抑素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其中急性进展期20例纳入急性组,慢性期20例纳入慢性组,并选择同期志愿者20例纳入对照组。记录和比较3组受试者的胱抑素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血胱抑素C、尿中胱抑素C、血视黄醇结合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按照急性组、慢性组、对照组的顺序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依次为50.4747、54.6075、17.5348、66.0024,P均<0.05);血胱抑素C、尿中胱抑素C、血视黄醇结合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率均按照急性组、慢性组、对照组的顺序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33.6000、32.9700、32.5695、27.2150,P均<0.05)。结论: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具有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重脑震荡(PCC)和三重脑震荡(MCC)大鼠模型,通过计数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IG)数目变化,观察PCC和MCC鼠脑的MIG病理学变化规律,以探讨MCC大鼠脑损伤的累加效应.方法用自制金属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PCC和MCC大鼠模型96只,随机分为PCC鼠l d、2d、4 d、8 d、16 d、24 d组和MCC鼠l d、2 d、4 d、8 d、16 d、24 d组(n=6)共十二个实验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n=6).运用HE组织化学染色,对中隔断面的前额叶皮质(PFC)、梨状皮质(Pir)、尾壳核(CPu)、伏隔核(AcbC)、终纹床核(BST);背侧海马断面的无颗粒细胞皮质(RSA)、海马CA1-4区、上、下齿状回、丘脑背外侧核(LD);脑干白质以及被盖区等15个脑区进行MIG计数.结果大鼠PCC和MCC后绝大多数脑区(除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的MIG数目均呈明显上升改变,且MCC后AcbC、Pir、CPu、BST、RST、CA3、LD和上齿状回部位的MIG数目上升变化比PCC鼠更加显著(P〈0.05).结论大鼠PCC和MCC后绝大多数脑区的小胶质细胞数目均呈上升性改变,而且MCC后小胶质细胞的升高变化比PCC更加显著,为MCC具有累积性损伤效应提供了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