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对患者外周血 IFN -γ、IL -2及 IL -4、IL -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6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应用郁金消银汤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处外涂卡泊三醇软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FN -γ、IL -2及 IL -4、IL -1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第2、4周末 PASI 分别为(8.5±2.3)、(5.1±1.5)分,对照组分别为(10.6±3.0)分、(8.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泊三醇在银屑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效降低由于发生炎症反应而升高的 IFN-γ、IL -2、IL -4、IL -10水平,消退皮疹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BACKGROUND: Skin reproducing membrane is a biomaterial used directly in contact with skin defects, so its toxicity to the body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是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诱发因素比较多。该文分析了银屑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免疫、内分泌以及环境等因素,提出了银屑病的预防管理措施,只要及时采用合适的预防、管理措施,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比较光动力与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使用光动力治疗法,对照组使用红、蓝光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6.1%(12/46)与4.3%(2/46),治疗4周时,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9%(34/46)与52.2%(24/46),治疗8周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0%(40/46)与71.7%(33/4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是治疗面部痤疮的新型治疗方式,疗效理想,该种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影响本地区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过病理学确诊,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有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与皮肤鳞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法可能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吗啡、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选用0,01%吗啡+0.005%氟哌利多+0.01%地塞米松+0.075%,丁卡因;B组选用0.0004%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1%吗啡。均用PCA泵(10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每次0.5ml)进行镇痛。结果:①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或〈0.05)。结论:吗啡、芬太尼PCE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消银颗粒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消银颗粒联合转移因子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消银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54.00%)(P<0.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l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成功构建的59只皮肤光老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bl低、高剂量组各15只,阳性对照组14只,另取15只为正常组。建模成功后第2天,人参皂苷Rb1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人参皂苷Rb1 50、10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维生素E 3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30 d。干预结束,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量皮肤表皮厚度及纹理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rf2)、Kelch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Keap1)、血红素氧合酶 1(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表皮层角质层增厚,细胞分层不清,真皮层纤维组织排列紊乱,分布不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人参皂苷Rb1低、高剂量组皮肤病理学变化得到改善,但仍可见表皮角质层增厚,真皮层纤维组织断裂、破碎,卷曲扭结,阳性对照组表皮稍有增厚,真皮层可见较完整的纤维组织,少见断裂、破碎,未出现卷曲扭结。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1 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皮肤表皮厚度及纹理评分,MDA、TNF-α、IL-6 和 IL-1β 水平降低,SOD 活性及 Nrf2、Keap1、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结论】 人参皂苷Rbl可降低皮肤光老化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促进光老化皮肤修复,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Keap1/HO-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