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无缝线固定方法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肿瘤化疗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实验组1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病程、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予4#(2-0 USP 3 Metric)蚕丝线缝合加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固定,实验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不缝合,只用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加无纺布敷料﹝优韧宁粘贴型敷料10 cm×10 cm(法国优格)﹞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皮肤破损、敷料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次数及费用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在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皮肤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的次数及费用方面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时予无缝线固定方法可避免穿刺时缝合、置管后缝线牵拉与拔管时拆线的痛苦,减轻了不适感,减少了皮肤破损和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了更换敷料次数和费用.两组患者的导管脱出发生率、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无缝线固定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并发症少的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手术患者护理病历资料,分析护理计划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例患者重建乳房外形、患肢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29个月,中位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美体效果满意。结论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做好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研制了用PS1008单片计算机构成的廉价实用的自动灌流控制器。该控制器能控制电子蠕动泵自动完成均匀斜坡升,阶梯升,阶梯升降等满足流形,满足医学实验中的各种灌流要求。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深入教育改革,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强化素质教育意识,构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依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医学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理、工、医、农诸多专业必修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用新型电子器件及单片计算机,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的氢清除法局部血流量测定仪;并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程序,自动采集氢清除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出局部血流量。用该系统测定了大鼠纹状体脑血流量,拟合曲线与氢清除曲线基本上完全重合,拟合参数正确无误。血流仪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用微机自动对氢清除曲线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可及时得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廉价的TP-801单板计算机及A/D,D/A电路构成自动处理系统。该系统对血压(或心室内压)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定时打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也可单独作为心率计,由数码管显示心率,并于D/A转换器输出至描记仪。  相似文献   
8.
9.
介绍对PB-7型微电极拉制器的改进方法。通过改进控制电路的稳压电源,使拉制器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电子学教学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波  易小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56-3157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在医学电子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手段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电子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值得不断探索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