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复发作性头痛、腹痛、肢体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在缺乏相应体征且各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时,疼痛的病因诊断通常十分困难,导致治疗缺乏针对性。在各种检查结果正常的情况下,常有些发作性的疼痛症状会疑为“头痛性癫痫”、“腹型癫痫”。本文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录像一脑电图即视频脑电图(V-EEG)图监测到以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诉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儿康复训练期间出现的发作性事件的性质。方法:对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108例1个月至5岁零6个月脑损伤患儿康复训练期间出现的发作性事件的临床表现与V—EE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依其V—EEG结果,108例脑损伤患儿中非痫性发作89例(82.4%),痼性发作17例(15.7%),痫性发作与非痫性发作并存2例(1.9%)。结论:脑损伤患儿康复训练期间出现的发作性事件中,非痫性发作明显多于痫性发作,但表现不典型的痫性发作应当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依从性.方法 对214例接受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于检查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并实施于381例患儿(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对剥夺睡眠的依从性.结果 监护人或患儿对剥夺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对检查过程的理解程度、过去剥夺睡眠脑电图经验、病史长短、担心发作、患儿的适应性及智力是影响患儿时剥夺睡眠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5,P<0.01).观察组剥夺睡眠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探讨影响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的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剥夺睡眠脑电图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34例小儿急性肾炎并高血压脑病的护理体会,认为严格卧床休息,限盐限水,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尿量,及时镇静、止惊、降压、吸氧,防止外伤,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等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促进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录像脑电图(videoelectreoncephalogram,VEEG雪监测是在连续脑电图监测的同时,通过闭路电视系统对病人的临床活动进行录像,脑电图与录像同步记录和显示,监测需要在专门的病房内进行,病人的活动空间不能超过摄像机摄录的范围。VEEG既增加了导联数,使痫样放电定位更精确,也延长了记录时间,提高了阳性率,还可记录发作时同步脑电图改变,为儿童癫痫的诊断、分型、用药提供了准确依据。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552例患儿均有癫痫或疑似癫痫的发作病史,男334例,女218例;年龄最小25天,最大17岁。1.2方法我科采用的录像脑电图机是日本光电1518K型,18通道。根据国际10~20系统定位法安装头皮盘状电极,开机后先按清醒-自然睡眠的顺序描记清醒和睡眠各期的脑电活动(走纸速度30mm/s),并在清醒期完成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实验,然后根据患儿是在清醒还是睡眠状态下发作叫醒或不叫醒患儿,继续监测,记录临床发作的录像和同步脑电活动。监测时间最短2hr,最长12hr。1.3结果552例患儿中,有痫样放电359例,临床发作165例,痫样放电阳性率为65%,临床发作阳性率为30%。2影响因素分析2....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9例儿童型重症肌无力并肌无力危象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认为护理的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快改善呼吸功能,有效纠正缺氧,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窒息和呼吸道感染,胆碱能危象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7.
录像脑电图特别是发作期的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发作分类及癫痫病灶定位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小儿神经内科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监测到临床发作的脑电图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方法:经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142例儿童癫痫发作期的临床表现与V-EEG进行同步分析。结果:142例患儿中94例(66.2%)患儿的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相关。此94例患儿的154次发作中,思睡期36次(23.4%),睡眠I-Ⅱ期64次(41.6%),睡眠Ⅲ-Ⅳ期10次(6.5%),REM期1次(0.6%),觉醒后43次(27.9%);发作类型中,部分性发作或伴泛化全面性发作81次(52.6%),痉挛发作27次(17.5%),肌阵挛25次(16.2%),强直发作11次(7.1%),失神发作7次(4.6%),强直阵挛发作3次(2.0%)。结论: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了解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既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癫痫患儿,又有助于合理安排EEG检查的方式和时机,提高检查阳性率,确定发作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癫痫性负性肌阵挛(ENM)为首发或唯一发作类型的儿童癫痫的电生理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例以ENM为首发或唯一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的脑电图和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儿中,男3例、女1例;起病年龄(1.85±0.61)岁(1岁5个月~2岁9个月);病初智力发育正常(发育商均90);头颅影像学无异常,血、尿遗传病筛查无异常。4例患儿均以ENM为首次发作类型,其中3例以ENM为唯一发作类型,1例ENM之后出现局灶性发作。首次视频脑电图(VEEG)背景节律无异常,发作期与发作间期均为中央-颞区(Rolandic区)棘慢波。2例患儿丙戊酸治疗3个月内发作控制(随访至今无发作)。2例治疗曲折但目前暂无发作,其中1例病程中卡马西平(CBZ)治疗加重ENM,停CBZ加氯硝西泮有效;1例治疗5个月后出现睡眠期癫痫电持续状态,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有效。3例患儿末次VEEG仍存在数量不等的放电,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行为障碍或多动;1例失访。结论以ENM为首发或唯一发作类型的儿童癫痫具有特定的脑电模式和相似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
录像脑电图特别是发作期的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发作分类及癫痫病灶定位有重要的意义[1].现将我院小儿神经内科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监测到临床发作的脑电图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