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大重量间断颈椎牵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简易评价。方法通过牵引治疗前后握力、视力、颈肌力测定,结合临床主要症状变化及特殊试验变化进行简易评价。结果治疗前后握力、视力、颈肌力提高(显著性测定P〈0.01),临床优良率69%。结论大重量间断颈椎牵引疗效确切,较安全,对软组织具有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l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是近年来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地使用,导致产ESBL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不断增高,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主要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特点,我们用纸片相邻法对212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的检测,同时,根据NCCLS所要求的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范围,选择了1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将ESBL阳性株与阴性株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与高血压病及脑血管意外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颈椎病、高血压病及脑血管意外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中我们遇到许多颈椎病与高血压病或/及脑血管意外同患的病例,现就16例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对二者关系做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4例,女2例,其中颈椎病合并单纯高血压病7例,脑梗塞8例,脑出血1例。脑血管意外均经CT确诊。16例患者均以高血压或/及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入院。因颈肩臂痛,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而拍X光片确诊合并颈椎病。1-2.临床分型16例为椎动脉、神经根、交感、混合型颈椎病。1-3.治疗方法1-3-1-…  相似文献   
4.
腰、骨盆、髋整体学说在欧美比较盛行,已成为西方整脊治疗理论核心;骨盆旋移综合征在国外已有较完整的理论和诊断治疗方法,而在我国临床上尚未广泛展开研究和建立诊断标准.因此需要对骨盆旋移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胀、痉挛或粘连等,直接或间接对神经根、椎管内外血管、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导致脊椎损伤疾患以外的多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各128例均于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资料中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和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前后常规治疗上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心理变化和自我效能感情况,并记录两组产妇对所实施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两组产妇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但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87,8.860,-5.334;P0.001);(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91,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明显减轻初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具有科学性和便捷性,且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筋膜触发点与脊柱相关病症的关系。方法给予针对触发点治疗1周,1周后加用脊柱病治疗,并评价56例患者治疗后3次不同时间的疗效。结果触发点首次治疗后即时疗效评价全部有效,1周评价疗效保持欠佳,有效率为83.93%,两周评价(加整脊等治疗后)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1.07%。结论肌筋膜触发点痛与脊柱相关病症互为因果,触发点与脊柱病在治疗时有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冰阿酊外治下肢血栓性静脉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笔者采用冰阿切外用治疗下肢赢脉血栓佳静脉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一担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侨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3d最长1。;其中左下肢15例,右下肢对例;所有患者均有下肢疼痛及局部硬性条索,皮肤红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2治疗方法Z.1药物组成冰片50g,血竭则已红花则已阿司匹林0.gg(3片)。2.2配制及用法将上药研细木,放入75%酒精100ml中,静置id即可外用。用时将药液摇匀,用棉签蘸药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3治疗结果3.1疗效不示准治愈:局部红肿痛消失,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