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颅骨是骨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其结构复杂,且部分颅骨的形态结构在整颅上不易识别和观察,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往往难于掌握,进而影响后续前庭蜗器、脑神经、脑血管、眶、骨性口腔和骨性鼻腔的构成等内容的掌握~([1]);颅骨除下颌骨与舌骨外,彼此借缝和软骨牢固连接,且随年龄增长也将发生骨化形成骨性结合,因此,颅盖诸骨和颅底诸骨不易分离,面颅骨尤甚;制作分离颅骨的方法很多,传统方法有大豆膨胀法、温水浸泡法、冲击板分离法等,但由于颅骨各部厚薄不一,部分薄弱的部位容易损坏造成分离不全。近年来也有采用氧化钙分离  相似文献   
2.
正在局部解剖学课的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穿经梨状肌下孔的血管神经均存在变异,臀下血管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及阴部内血管均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坐骨神经属"V"型变异。现报道如下。成年男尸,身高约180cm,左侧梨状肌起自骶骨前面,穿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肌腹长7.2 cm,宽4.0 cm。臀上血管神经未见异常,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并分支进入臀中肌支配该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