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颅脑颌面损伤的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8~ 1998年 10年间救治重型颅脑颌面损伤患者 2 7例 ,占同期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例的15.2 % ,现就伤情特点、诊断救治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男性 17例 ,女性 10例 ,年龄 965岁 ,以 2 0~ 50岁最多 ,平均 32 7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2 1例 ,坠落伤 2例 ,锐器伤 4例。本组病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CT证实为脑挫裂伤 2 1例 ,脑内血肿 2例 ,硬膜下血肿 18例 ,硬膜外血肿 12例 ,开放性脑损伤 9例。本组病例均为较严重的眶颅伤、面颅伤 ,其中眼球毁损 4例 ,摄片证实上颌骨骨折 7例 ,下颌骨骨折 9例 ,颧骨骨折 8例 ,均伴有开放性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检测9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外周血肺炎衣原体IgG、IgM抗体(微量免疫荧光法)、病变脑动脉组织肺炎衣原体DNA(PCR法)及肺炎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 结果:患者IgG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190.3±3.2)、IgG抗体阳性率(85.2%)、IgM抗体阳性率(3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1±2.0、48.1%、4.8%,P<0.01,P<0.05,P<0.01);病变脑动脉中肺炎衣原体DNA检出率为88.9%(8/9);所有患者病变脑动脉都有肺炎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表达。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存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证据,自发性脑出血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报告2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且缺乏特征性,故常被误诊.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所有病例都进行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满意.另外,还就其发病机制和手术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97例,其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48例,经手术及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脑出血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48~78岁,平均58.6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并在72 h内手术治疗。按照WHO/ISH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近年来收治的交通事故致颅脑外伤病人372例.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了高速运动的机动车驾乘人员、低速运动的骑自行车人及行人各自不同状态下的伤情特点,提出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急诊抢救模式——VIC程序实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并就开放性颅脑外伤的处理原则、对冲性脑挫裂伤的手术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中等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其疗效.比较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和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3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剂量和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治疗后24 h、7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中等剂量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间评分相近(P>0.05).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组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0.80% vs 63.33%,P<0.05;93.33% vs 63.33%,P<0.01),不同剂量溶栓2组间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出现脑出血2例、再灌注损伤1例、血尿1例.结论 中等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与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相当,且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治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助于急诊救治的“五、四、三、三、二”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四大部位(颅脑、胸、腹、骨)伤情;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损伤可能互相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时间把脑干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 =2 1)和盐酸纳洛酮治疗组 (n =2 3) ,观察患者的昏迷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救治成功率和死亡率、死亡患者的存活时间、随访 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盐酸纳洛酮治疗组患者的昏迷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GCS评分增高明显早于对照组 (P <0 .0 1) ,救治成功率 ( 6 0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 38% ) (P <0 .0 1) ,死亡患者的存活时间 ( 8.1d)明显长于对照组 ( 2 .6d) ( P <0 .0 1) ,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 ( P <0 .0 1)。【结论】盐酸纳洛酮可以提高脑干损伤的救治成功率 ,缩短昏迷时间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报告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治原则进行了讨论。提出有助于急诊救治的“5、4、3、3、2”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四大部位伤情(颅脑、胸、腹、骨折);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可能被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颅脑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分析该院十年来颅脑手术后切口漏的治疗方法。经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术18例,颅脑手术后切口漏得到治愈17例,作者认为,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术是治疗颅脑手术后切口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