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 Thl/ Th2型细胞因子与妊高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 4 2例妊高征孕妇和 30例正常孕妇静脉血 ,采用 RIA、EL ISA法检测其血清中 TNF- α、IL- 10水平。结果 :与正常孕妇相比 ,妊高征患者 TNF- α水平显著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IL - 10水平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IL— 10 / TNF-α比值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且 TNF-α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半定量及水肿和水肿级别呈显著正相关。而 IL - 10和 IL - 10 / TNF-α比值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尿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妊高征患者存在 Thl/ Th2型细胞因子网络失衡 ,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血、脐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Ⅰ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正常妊娠(无产科并发症)孕妇及其新生儿各90例,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静脉血5 ml,胎儿娩出后即抽脐静脉血5 ml,标本收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母血、脐血中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水平。结果 SGA脐带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明显低于AGA、LGA;AGA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低于L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母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在SGA、AGA、LGA三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胰岛素水平在SGA、AGA、LGA三组中差异无显著性;脐血中胰岛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体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相关,低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关系更为密切,母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可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系统紊乱的妊娠期疾病 ,发病率为 5 %~ 10 %。其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我们对妊高征患者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含量的放射免疫分析 ,以期发现细胞因子TNF -α与妊高征间存在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病例全部来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及石家庄市妇产医院产前检查或住院孕妇 ,其中对照组 30例 ,平均年龄 2 8± 3 75岁 ,平均孕周37 5± 0 90周 ,妊高征组 4 2例 (中度 2 0例 ,重度 2 2例 ) ,平均年龄 2 8± 4 0 9岁 ,平均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方法。方法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25mg,2次/d,口服,连用5d。66例患者(观察组)米非司酮用法同上,同时联合应用氨甲喋呤(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成功率73.43%,观察组成功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应用MTX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副作用小,可做为临床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9月间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自愿要求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58例作为观察组,无瘢痕子宫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应用依沙吖啶溶液引产的成功率,分娩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给药一次后娩出死婴者58与70例,成功率均100%.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给药至死婴娩出平均时间45h23min.对照组给药至死婴娩出平均时间为42h,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排出胎盘,观察组完整者为98%.胎膜残留36例(占62%),产后出血量平均为96ml.对照组完整者为97%,胎膜残留45例(占60%),产后出血平均为90ml.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安全,成功率高.临床掌握合适指征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收集我院8年多胎妊娠情况的变化。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04年12月的多胎妊娠病例,对其发生率,家族史、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年中多胎发生率16.52‰(506/30632),双胎发生率为5.44‰(473/30632例),3胎发娠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生率为0.95‰(29/30632例),4胎妊娠发生率为0.13‰(4/30632例)。前、后4年多胎妊性(P〈0.05)。综合比较1997年~2004年年多胎量的变化,x^2值为13.978,P值为0.05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我院多胎妊娠发生率未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影响,多胎妊娠的并发症多,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的定义,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指客观存在的不自主性尿液排出,并对社会活动和个人卫生造成不良影响。国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尿失禁已成为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5种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其医疗费用已超过乳腺癌、骨质疏松和忧郁症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功能退化造成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常造成患者反复感染阴道炎、阴道松驰及排便障碍等,约有11%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1]。临床上子宫切除术,尤其是重度子宫脱垂患者行单纯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膨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及部分阴道分娩后阴道顺应性下降的患者,有意愿达到更好的性生活质量,因此恢复盆底功能和带有整形性质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比例亦呈上升趋势。传统阴道后壁膨出修补手术仅切除阴道后壁膨出的黏膜,没有达到重建盆底结构的目的,术后阴道后壁膨出的复发率较高[2]。1997年,澳大利亚Petros[3]医师基于整体理论(integraltheory),提出阴道后壁桥式缝合(vaginalbridgerepair)。我院对60例阴道后壁膨出患者进行“桥式”阴道后壁修补术,起到支撑、加强盆底筋膜张力的作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妊高征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2例妊高征孕妇和30例正常孕妇静脉血,采用RIA、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TNFF-α、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孕妇相比,妊高征患者TNF-α水平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0/TNF-α比值下降,差异育显著性(P<0.01)且TNF-α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半定量及水肿和水肿级别呈显著正相关.而IL-10和IL10/TNF α比值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尿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Th1/Th2型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假丝酵母菌病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孕产妇共2500例,进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对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以探讨妊娠合并生殖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围产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在2500例围产期妇女中,无致病菌组(对照组)为1300例,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组(感染组)为350例,总患病率为14%,其中有症状组200例(57.14%),无症状组为150例(42.86%)。有症状感染组、无症状感染组、对照组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分别为22.5%、9.33%、8.15%,早产率分别为9.5%、4%、3%,绒毛膜羊膜炎率分别为23%、8.67%、7.38%,产褥感染率分别为7.5%、4%、3.54%,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21%、10.67%、11.54%,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2.67%、2.31%,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为1.5%、1.33%、1.92%。有症状的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假丝酵母菌病与无症状组及对照组相比较,胎膜早破、早产、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升高,新生儿窒息率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对有症状的生殖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