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伤寒性脊柱炎误诊为胸椎结核的原因,总结伤寒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收治的1例临床误诊为胸椎结核的伤寒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年龄62岁,因反复低热伴背部疼痛入院。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及MRI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术后对病灶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此病例为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伤寒性脊柱炎。结论伤寒性脊柱炎与胸椎结核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临床上通过仔细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综合诊断。对于无法确诊者,可通过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获取病灶组织行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椎管内肿瘤的原因,总结本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报告2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管内肿瘤,术后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1例术中见肿瘤组织为游离变性的髓核,游离至硬脊膜背侧;另1例术中见硬膜囊外髓核组织游离,周围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包裹,并深入髓核中。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髓核组织。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内肿瘤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临床上通过仔细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综合诊断。对于无法确诊者,可通过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获取病灶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