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穿山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不同食物的适应能力。方法:采用轮流饲喂,保留能自己吸食和诱食的品种。结果:四川米易和贵州麻尾的穿山甲取食大致相同;但两地的穿山甲与广西凭祥和广西龙州的穿山甲取食不尽相同。结论:对食物的适应能力,四川米易和贵州麻尾的穿山甲较广西凭祥和广西龙州的强;雌性穿山甲较雄性穿山甲强;成年穿山甲较幼体穿山甲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穿山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不同食物的适应能力.方法:采用轮流饲喂,保留能自己吸食和诱食的品种.结果:四川米易和贵州麻尾的穿山甲取食大致相同;但两地的穿山甲与广西凭祥和广西龙州的穿山甲取食不尽相同.结论:对食物的适应能力,四川米易和贵州麻尾的穿山甲较广西凭祥和广西龙州的强;雌性穿山甲较雄性穿山甲强;成年穿山甲较幼体穿山甲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进行长程脑电图(Long-term electroencephalogram,L-EEG和脑干听觉透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查,以探讨其早期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明确临床诊断的40例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进行L-EEG和BAEP监测,并按Synek和Hall标准进行分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临床预后评估,综合分析比较L-EEG联合BAEP与GCS早期预测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GCS早期预测中重度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6.9%、64.3%和72.5%,L-EEG联合BAEP敏感性、特异性和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2.3%、85.7%和9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L-EEG联合BAEP检查对中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早期判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一旦被确认为白血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即使是在医疗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治疗白血病的手段及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在痛苦中接受治疗,他们的心理,情感十分复杂和敏感。如何对待这些病人,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随着血透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血透患者依靠透析存活的时间越来越长,远期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内瘘感染、狭窄、堵塞、动脉瘤样扩张、营养不良、贫血、肾性骨病等。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患者的主  相似文献   
6.
血液灌流是一种以吸附的方法清除有害物质的血液净化技术。它是将患者的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后经过吸附剂的吸附,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某些代谢产物。应用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毒物中毒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从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采用血液灌流技术成功地救治10个患者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简称CVVA)它是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一种治疗方法.1996年CRRT应用于ICU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1],也是急救医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2],我院对5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行CRRT床边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睛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2):1028-1030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的相互关系及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患者100例,根据丙泊酚不同血浆靶浓度随机均分为五组:P1.5组,1.5μg/ml;P2组,2μg/ml;P2.5组,2.5μg/ml;P3组,3μg/ml;P3.5组,3.5μg/ml。待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TCI雷米芬太尼,以血浆浓度0ng/ml为起点,每30秒增加0.3n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及对疼痛刺激(50Hz,80mA,0.25ms强直刺激)无体动反应。记录患者在不同丙泊酚血药浓度下意识消失时和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时雷米芬太尼的血浆浓度(Cp)和效应室浓度(EC)。结果意识消失时雷米芬太尼Cp50从P1.5组至P3.5组分别为5.0、3.0、2.1、1.2、0ng/ml;疼痛刺激无反应时雷米芬太尼Cp50从P1.5组至P3.5组分别为5.4、4.3、3.9、3.5、3.0ng/ml;疼痛刺激无反应时与意识消失时BI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IS值变化与丙泊酚血药浓度呈反比关系,雷米芬太尼对BIS值影响不大。BIS值50~60可以作为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时监测意识消失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3~17岁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中国3~17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情况、消费特点以及零食对此人群能量营养素摄入的贡献。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04)、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7年北京市和湖北省居民零食专题调查。零食消费率和对能量及营养素贡献的计算使用连续三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吃零食1次以上则为消费零食,以此计算消费率。结果1991~2004年,3~17岁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率及平均每天零食消费量均有上升趋势。2002年中国城乡3~17岁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率为35.1%,其中城市55.7%、农村29.6%。零食提供的能量为7.7%、膳食纤维为18.2%、维生素C17.9%、钙9.9%、维生素E 9.7%、铁6.9%、锌6.3%。零食消费原因更多是好吃、渴/饿了或者食品广告宣传;最常在家和学校消费;多由家人提供,也有自己购买。每周吃4~6天以上糖果及巧克力、膨化小食品等零食者占一定比例。结论合理指导3~17岁儿童青少年零食选择和消费十分重要。本文结果可能低估零食对儿童青少年膳食及能量营养素摄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