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累积家庭风险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自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累积家庭风险问卷、简版自我伤害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悯量表对11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累积家庭风险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伤行为,抑郁在累积家庭风险与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2)自悯在累积家庭风险和自伤行为、累积家庭风险与抑郁、抑郁与自伤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均显著;大学生自悯水平越高,累积家庭风险对其抑郁和自伤行为、抑郁对其自伤行为的预测作用越弱。结论:累积家庭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自伤行为,还通过抑郁间接影响大学生自伤行为;高水平自悯不但可以削弱累积家庭风险对大学生抑郁及自伤行为的影响,还可以削弱抑郁对自伤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以湖南省1490名在校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行为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学生学校情景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总体上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显示,中学生各类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和学校情景大部分因子呈显著相关,提示家庭环境和学校情景是中学生各类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中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不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方法: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测查1910名青少年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结果:中学生比大学生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要高。女性更多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结论: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认知策略存在年龄、性别差异。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更多的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人际敏感性是社会心理学尤其是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人际敏感性概念的发展与其测量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对人际敏感性概念和测量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回顾,并对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范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特征,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3个年龄组,从5所学校随机抽取学生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初中生和高中生比大学生报告更多的焦虑症状,初中生与高中生无显著差异:②男生报告抑郁的时点发病率明显低于女生;③抑郁症状高中生报告的最多,初中生次之,大学生最少;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高三的抑郁症状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一;⑤高三和大三的学生在焦虑症状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结论: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根据某普通高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随机抽取8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7%;不同性别贫困生在SCL-90的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和大五人格中的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部分因子与人格的适用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人格中的利他性和适应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方法: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建立量表的初始条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筛选条目,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等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四个因素,按方差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情绪枯竭、身心疲惫、人际关系敏感、职业成就感低;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4.98,RMSEA=0.08,NNFI:0.89,CFI=0.92;信度分析表明总量表α系数为0.883,各因子的α系数在0.761到0.828之间.结论:问卷结构明晰,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实验条件下不同权力者的人际敏感性差异.方法:实验一采用3(角色扮演启动权力:高权力组/低权力组/控制组)x2(性别:男/女)被试间实验设计对206名大学生进行人际敏感性测验.实验二对某企业91名高、低权力员工进行人际敏感性测验.结果:实验一:角色扮演的主效应显著,高权力组人际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低权力组;性别的主效应、角色扮演和性别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实验二:权力的主效应显著,高权力组人际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低权力组得分;权力和个人权力感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简单主效应显示,高个人权力感的高权力者人际敏感性显著高于高个人权力感的低权力者.结论:在角色扮演任务和实际工作情境中高权力者比低权力者更具有人际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权力启动条件下权力感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采用经验启动操纵权力,对480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量。实验二采用角色扮演启动操纵权力,对388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量。权力特质采用个人权力感量表测量。结果:实验一发现,低权力特质女生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快感缺失、焦虑唤醒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在低权力启动后,其快感缺失得分亦显著高于控制组;高权力特质女生在高权力启动后,快感缺失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二发现,高权力特质者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和焦虑唤醒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低权力启动组,低权力特质者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快感缺失、一般性焦虑和焦虑唤醒水平均显著高于控制组或低权力启动组。结论:在经验启动条件下,权力启动和权力特质共同影响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在角色扮演启动条件下,权力启动对个体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存在着权力特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权力刻板印象是否在内隐层面存在。方法:实验1采用IAT对70名成人被试进行测验,实验2采用GNAT对66名成人被试进行测验。结果:1在IAT中,被试的相容反应时显著短于不相容反应时,D值显著大于0;2在GNAT中,被试在"高权力概念+高权力属性"和"低权力概念+低权力属性"任务条件下的d’均显著高于被试在"高权力概念+低权力属性"和"低权力概念+高权力属性"任务条件下的d’。结论:权力刻板印象在内隐层面是存在的,人们更倾向于将高权力者与高能力、低热情联系在一起,而将低权力者与低能力、高热情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