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uct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是一个新概念。该概念包含乳腺导管上皮增生(IDH)、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AIDH)以及导管原位癌或导管内癌一系列导管上皮增生性病变。由IDH到导管原位癌构成了一个由良性到恶性病变的渐变谱系,进一步则演变为浸润性导管癌(IDC)。导管上皮内瘤变诊断难点主要集中于AIDH同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较高,以往用保守的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挽救生命,使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我科在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间,采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护士紧密配合医生,严密观察病情,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过早绝经者,常伴有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减低和血清中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近10年来,本病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发病率在妇女中约1%-3%,占继发性闭经的2%~10%。导师施艳秋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卵巢早衰有深人研究,疗效颇佳,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 (DF - 5 2 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方法  72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 - 5 2 1治疗组 39例和传统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33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2 4h内及 3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 6 8 5 %和 92 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8 9%和 5 9 3% ,P <0 0 1;DF - 5 2 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DF - 5 2 1治疗频发的TIA疗效显著 ,起效快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对60例乳腺癌进行根治术后,经采用负压为2.67KPa吸引引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量,并对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做了浅析探讨,感到术后精心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感染非典型EB病毒流行特征,指导患儿临床感染预防与治疗。方法收集2018年就诊的儿童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非典型EB病毒的特异性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可直接检测EBV-DNA载量,同时观察临床指标分析病毒流行特征。结果非典型EB病毒感染患儿的疾病类型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肺炎、淋巴结炎、心肌损伤、急性喉炎、及其他疾病的患者数分别为61、42、19、12、6和12例,构成比40.13%、27.63%、12.50%、7.89%、3.95%和7.89%。男性患儿106例(69.74%),女性患儿46例(30.26%)。<1岁、1~岁、4~岁、7~14岁患儿分别为22、76、45和9例,构成比分别为14.47%、50.00%、29.61%、5.92%。非典型EB病毒感染患儿的发病季节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例数为70、17、21和44例,构成比分别为46.05%、11.18%、13.82%和28.95%。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肺部干湿罗音、咽颊部疼痛、淋巴结肿大、咽部疱疹及其他临床特点的患儿例数分别为67、29、18、13、9、4和12例,构成比分别为44.08%、19.08%、11.84%、8.55%、5.92%、2.63%和7.89%。结论非典型EB病毒感染患儿的疾病类型主要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且1~4岁男性患儿感染数居多。春冬季节是感染高发季节,发热是主要临床特点,应积极监控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月我院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乳腺X线影像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22例,共有病灶26个,其中,6个为良性,12个为交界性,8个为恶性。26个病灶中,25个无钙化的肿块,1个结构扭曲。元钙化的肿块中,圆形、卵圆形肿块8个,分叶形肿块17个;高密度肿块17个,等密度肿块8个;肿块边缘清晰15个,其中,有6个肿块边缘见晕征,肿块边缘部分模糊7个,肿块边缘模糊3个。良性、交界性、恶性分叶状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3.04、4.47、4.56cm。5例患者肿块短期迅速增长,全部患者均未见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结论:对短期内快速增长、直径约3cm边缘清晰的高密度无钙化分叶形肿块,应想到分叶状肿瘤的可能。良、恶性分叶状肿瘤在肿块形状、边缘及密度改变的X线表现上差异不明显,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组织学。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程凶险、预后不佳的疾病,尽管多年来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连续性血液净化作为近30年来血液净化领域的最新成就,在治疗SAP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亦存在许多争议,其治疗效果、机制等仍需进一步探讨。综述了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SAP的相关研究,并对其治疗机制、治疗模式以及治疗效果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后应用加味生化汤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后观察组予生化汤口服,对照组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对两组出血量、出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应用加味生化汤,可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张景丽  牛玉英 《现代保健》2010,(23):123-124
球结膜下注射是眼科常用的治疗方法,球结膜下注射的优点在于可迅速准确的将药物作用于眼部,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和缺点。适用于角膜溃疡、角膜基质炎、巩膜和虹膜睫状体炎、化学烧伤等等眼前部病变,以及取角膜异物后和术后预防感染。笔者所在科室门诊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1320例患者(1532只眼)行球结膜下注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