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我国第一株小鼠可移植性肝细胞性肝癌模型(H615)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肝癌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实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五十年代末起,国内已建立了几个化学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有的已移植成株,但小鼠可移植性肝癌模型迄今未见报道。为此,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及户外工作者多见,若胬肉侵及角膜瞳孔区可影响视力。患者患眼常有痒涩感,进展期胬肉痒涩感加重,患眼充血、流泪、生眵,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该病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复发率较高,手术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心理负担较大。近几年来,我们探索应用中药胬消散点眼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鸡矢藤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动物实验验证鸡矢藤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经口灌服四氯化碳油溶液复制急性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当天及以后第l~3天,给鸡矢藤粉或其浸膏口服液口服,观测用药后血清GOT、GPT及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用药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较轻微,但降酶效果仅在鸡矢藤浸膏组见到,且作用不甚明显。结论 鸡矢藤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5.
张庆安治疗小儿惊风验案2则张德玉河南省汝南县金铺医院(463343)张璞玉河南省汝南县城关医院(463300)主题词惊厥/中医药疗法,儿童,医案张庆安,出身中医世家,生于1918年。少年习医,擅长中医内、外、妇、幼、针灸,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余载,治...  相似文献   
6.
动物肿瘤模型是开展实验肿瘤学研究和抗癌药物筛选的有用工具。不同瘤株对抗癌药的敏感谱往往有所不同,因而在抗肿瘤药物研究方面可能具有不同的实用价值。为了观察H615对抗癌药的敏感性,我们选用了临床上常用的15种不同类型的抗癌药对H615进行了四批实验治疗,对其中几种抗癌药还作了若干治疗方案的比较,以探讨H615模型在抗癌药物筛选中的敏感性及其特点。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615系种鼠自四川省简阳  相似文献   
7.
莪术瘤苗的主动免疫保护效应——莪术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莪术油处理的L 615自血病细胞给615系小鼠进行主动免疫,能使部分免疫组小鼠耐受105个L 615细胞的攻击而长期存活。对L 615的这种获得性免疫,具有肿瘤特异性,比较稳固,并可通过脾细胞悬液被动转递。这些结果,为阐明莪术抗癌作用的原理,为应用中草药制备瘤苗开展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带瘤机体的免疫机能状态随肿瘤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探讨其规律和机理,对肿瘤发病学、肿瘤免疫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均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观察了615系小鼠于接种遵医肿瘤755(ZM755)后,带瘤宿主脾细胞E和EAC玫瑰花环反应的动态变化,发现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两者均明显地、进行性地抑制。现将结果扼要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动物和瘤株1.动物:615系小鼠,自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引入,在本实验室内按近交系要求饲养繁殖。2.瘤株:遵医肿瘤755(ZM755),系615系小鼠腿部自发恶性间叶瘤在同系小鼠中移植而成。现已传至220代。ZM755常规接种于615  相似文献   
9.
615小鼠是我国自己培育的近交系小鼠,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的实验研究,但其自发瘤的发生率,迄未见公开报告。本文自1974年起进行了两批实验;第一批120对615种鼠,观察15—18个月,其自发瘤的发瘤率为15.4%;第二批100对615种鼠观察33个月(终生),发瘤率为20.0%;雌鼠的发瘤率高于雄鼠;恶性肿瘤明显多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中以肺腺癌最多(占全部自发瘤的50.6%)发瘤率为7.1—11%,未见性别差异;乳腺癌次之(占全部自发瘤的35.1%)发瘤率为5.5~6.7%全部是雌鼠;而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占第三位(占全部自发瘤的3.9%)自发瘤为0—1.5%,良性肿瘤多为皮肤的乳头状瘤及血管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泪道扩张引流管置入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40例48眼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泪道扩张引流管逆行植入,术后均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滴眼,观察组加用中药汤剂口服4周,术后2个月拔管。患者益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益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部分返流为有效,益泪症状同前,泪道冲洗不通,症状同前为无效。结果:分别于泪道拔管后第1、2、3个月,观察组20例25眼中,分别是:治愈24、21、19眼;对照组20例23眼中,治愈20、16、11眼。P值分别是P>0.05,P<0.01,P<0.01,2组从术后2个月开始有显著差异。结论:泪道扩张引流管置入联合中药治疗鼻泪管阻塞远期疗效优于单纯鼻泪管置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