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讨无创正压通气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龄病人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行腹部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龄病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次。无创通气组予常规治疗联合使用无创通气,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动态观察两组病例血气分析,记录医院获得性肺炎、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①对照组术后第1d血气明显恶化(P〈0.01),术后第6d比第1d有好转(P〈0.05),无创通气组的术后血气无显著变化(P〉0.05);②对照组术后第1dAPACHEⅡ评分明显恶化(P〈0.01),术后第6d比第1d有好转(P〈0.05),无创通气组的术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③无创通气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创通气可改善患者血气和病情,减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无创通气不同呼吸界面对COPD患者的生理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呼吸界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学影响.方法 选择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患者随机先后接受不同呼吸界面(面罩、鼻罩和鼻塞).动态观察不同呼吸界面时患者呼吸方式、血气分析和对呼吸界面耐受性等的差异.结果 (1)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P<0.01),三种不同呼吸界面时的呼吸频率相似(P>0.05),但面罩时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比鼻罩时更高(P<0.05);(2)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P<0.05),面罩和鼻塞时的PCO2比鼻罩时更低(P<0.05);(3)患者均可耐受三种不同的呼吸界面,但患者对鼻罩的耐受性比面罩和鼻塞更好(P<0.01).结论 本生理学研究证实了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方式和动脉血气,面罩和鼻塞时的疗效更佳,而鼻罩时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急诊超早期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治疗组符合入选标准的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溶栓后24小时继续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7天。对照组14例患者连续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7天。两组患者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72小时的ESS评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为显著进步或以上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选用尿激酶对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且合用低分子肝素,效果是显著且安全的。而溶栓要做到早期,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肢体肌力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血栓弹力图(TEG)及常规凝血指标(CCTs)在指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输注血制品上的差别,以筛选出更适合的血制品输注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纳入我院的具有DIC潜在危险因素、有DIC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疑诊DIC的51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常规凝血指标或者以TEG为指导的输血方案。以患者24h输血量、抗凝治疗情况、DIC改善率和住院时间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以TEG为指导的输血方案中血浆和冷沉淀用量明显降低,肝素使用总剂量和使用天数明显降低,患者DIC症状改善率增加,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较常规凝血指标能够更高效合理地指导血制品输注,在保证DIC患者的治疗效果下能避免或减少血制品滥用,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喉罩在院前急救中使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中使用喉罩通气道的经验。方法对本科3年来在院前急救应用LMA进行人工通气的62例呼吸衰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一次置入LMA成功59例,成功率95.2%,与国外报道的EMS(急诊医疗服务)系统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入耗时(32±8.9)s;最终抢救成功率66.3%;LMA使用时间48 m in至48 h。结论LMA简便易行,便于固定,通气良好,值得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现状(S)-背景(B)-评估(A)-建议(R)(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使用呼吸机48 h的11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将2016年1~12月使用呼吸机48 h的113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比较两组VAP相关指标,并采用工作环境量表(PES)评价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环境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率、VAP感染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士参与医院事务、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医护合作评分及护理工作环境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使用率,进而缩短ICU住院时间,并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发展方向。方法:发展自主型、通科均衡发展的急诊模式,积极推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加强监护三环一体化建设。结果:本科在本区急诊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多次灾害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室业务取得迅猛发展。结论: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发展方向是“首诊负责,独立自主,通科医疗,一专多能,三环一体”。  相似文献   
8.
<正> 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BiPAP通气)治疗各种病因的呼吸衰竭已证实有良好效果。而我急诊自1999年12月起开始把这种通气模式试用于早期治疗急性左心衰,取得满意疗效,至今共48例。现用回顾性1:1配对研究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急诊室首诊的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确诊5~10分钟内即进行BiPAP通气。年龄14~83岁,男28例,女20例。病因包括风心病、限制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甲亢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妊高征、先天性心脏病等。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雾化及皮下注射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轻至中度AE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12月进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5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2500IU低分子肝素钠,1次/12h;c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5000IU低分子肝素钠,1次/12h;D组此基础上雾化吸入5000IU低分子肝素钠1次/12h。所有患者在同一环境进行为期7d的治疗,同时对氧合指数、TNP及IL-6浓度、APACHEⅡ评分、死亡率进行跟踪监测。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PaO2/PiO2)、血浆中IL-6浓度、血浆中TNF浓度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血浆中IL一6浓度、血浆中TNF浓度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D组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为(299.7±22)mmHg、(329.7±366)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44.3)mmHg(P〈0.05),B、C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0.01±24.5)、(131.4±3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4.0±30.1)(P〈0.05),C、D组血浆中IL-6浓度依次为(11.7±29)ng/L、(108±30)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49)ng/L(P〈0.05),C、D组血浆中TNP浓度依次为(11.7±2.5)ng/L、(108±30)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49)ng/L(P〈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B、C、D4组7d死亡率分别为41.7%、55.6%、25%、22%,其中C、D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或雾化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轻至中度ARDS,能够改善氧合,可能通过抑制IL-6和TNP等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 (BiPAP)早期治疗创伤性湿肺 (AROS)的疗效。方法 采用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36例早期创伤性湿肺患者 ,动态观察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频率 ,并与其BiPAP治疗前的面罩吸氧比较。结果 鼻面罩BiPAP通气与面罩吸氧两组比较 ,pH和PaCO2 无明显变化 ,PaO2 、呼吸频率明显改善 (P <0 0 5 ) ,并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早期治疗创伤性湿肺的有效方法 ,若病情进展应及时采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