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制备花样结构白蛋白(flower-shaped bovine serum albumin,FBSA)微纳材料作为载体进行内耳跨圆窗膜给药研究,为临床寻找新的药物缓释载体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改良的去溶剂法制备FBSA微纳材料,并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仪等对其进行系统的表征。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MTT法来评估其细胞相容性和细胞毒性。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FBSA在豚鼠听泡内的扩散及在圆窗膜上的附着。结果蛋白基微纳米材料为放射状花样结构,大小约为5080μm。空白FBSA微纳材料的zeta电位是-16.2 mV,其最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是21.4%和40.0%,具有缓释效果。通过L929细胞的毒性实验测试提示经热变性处理固定后的材料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好的细胞相容性。小动物活体实验可见药物在内耳中扩散及在圆窗膜表面附着。结论成功构建FBSA微纳材料载体,在治疗内耳病的局部给药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前在临床上国内外尚无对内耳病局部用药的缓释剂,本研究旨在探讨能否将白蛋白纳米粒载体材料作为鼓室跨膜给药缓释剂.方法 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并进行系统表征和细胞毒性评价.为便于观察,选取一种红色荧光染料即罗丹明B(RhB)作为模型药物,以物理吸附方式与空白白蛋白纳米粒结合形成载药白蛋白纳米粒,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同时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其注入豚鼠听泡内跨圆窗膜转运扩散情况.结果 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粒为实心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粒径大小为476 nm,Zeta电位为15.4 mV.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具有缓释效果.经戊二醛交联固定的白蛋白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而经热变性处理的白蛋白纳米粒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可以看到RhB在听泡内滞留扩散,而后经解剖观察,证明白蛋白纳米粒可在圆窗膜表面附着并穿越圆窗膜实现跨膜向耳蜗内转运.结论 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粒结构完整,制备方法简单、无毒性,可以很好地包载药物并具有缓释功能,为进一步制备可注射跨圆窗膜定向缓释纳米凝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可注射明胶透明质酸钠水凝胶药物载体,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现有临床材料医用透明质酸钠水凝胶和医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以物理混合制备成可注射水凝胶,用荧光染料罗丹明B作为模拟药物并应用Franz扩散池评价该水凝胶的体外药物释放率,通过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L929)的活性,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评价药物在豚鼠听泡内的分布与扩散。结果明胶透明质酸水凝胶呈凝胶状,具有可注射性、对L929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罗丹明B的体外缓释效果良好,72h的累积释放率可达42.3%。注入豚鼠听泡后可滞留72h以上,并贴附于圆窗膜上。结论成功制备了可注射明胶透明质酸钠水凝胶药物缓释载体,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