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解剖27具尸体,其中5具新鲜尸体行动脉血管颜料灌注,研究54侧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血供来源及分支分布。该肌皮瓣为肩胛背动脉和颈横动脉降支的双重血供,二者起点共干者占68%,肩胛背动脉单独起始者占32%。临床应用该组织瓣6例,—期修复头颈部癌根治性手术后的组织缺损,获较好的效果。因此,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可信赖的一个组织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病人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方法 对 4 2例肺切除术病人 ,于术前及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测定肺动脉 (PA)、主动脉 (AO)、左心房 (LA)、右心房 (RA)及左心室 (LV)、右心室 (RV)内径 ,左、右心功能等相关参数 ,并进行术前后对比分析 .结果 术后右心参数 :射血前期 (PEP)、射血期 (PE)、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增高 (p<0 .0 5 ) ,RA、RV、PA内径未见改变 .左心参数 :LA较术前小 (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 (EF)、短轴缩短率 (FS)、每搏量 (SV)有所下降 ,心输出量 (CO)有所升高 .结论 肺切除术对右心功能、肺动脉压影响较明显 ,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Hotter上心肌缺血性改变与左心室后壁(LVPW)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及超声心动图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138例,首先根据Holter上有无发作性ST段压低将资料分为有缺血性改变与无缺血性改变两组,分析缺血性改变与LVPW厚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鼻息肉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胸锁乳突肌瓣在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上端为胸锁蒂的乳突肌组织瓣在头颈肿瘤术区中型缺损的作用。方法 对6 例应用胸锁乳突肌复合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区缺损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6例病人中,1例为颞下窝肿瘤术区缺损的修复;3 例修复腮腺颌后区缺损;1例对喉癌术区口咽侧壁修复;1例为对侧颈部术区缺损的修复。结果 5例胸锁乳突肌肌瓣的修复全部存活,1 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的修复为延迟性坏死。结论 该肌瓣/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区中型缺损的修复有其重要意义,尤对保留面神经的腮腺颌后缺损,颅底区及咽侧壁缺损的修复意义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后原清扫区域颈淋巴结复发癌的特点及预防对策,并为再次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颈清扫术后不同清扫区域颈淋巴结癌复发频率及再手术疗效.结果:各区域发生颈淋巴结复发癌频率Ⅱ区>Ⅳ区>Ⅰ区>Ⅲ区,再次手术后2年以上17例,3年以上5例.结论:颈淋巴结复发癌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原颈阔清术野的上下两端,多发生于2年内;再次手术一定要保证切除复发癌部位的高度与广度;前次术后进行了放疗并不影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尿道角(PUA)、前列腺体积(PV)及残余尿(PVR)对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6例男性LUTS患者。经直肠超声测量LUTS患者PUA、PV,腹部超声测量PVR,并记录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及膀胱收缩指数(BCI)。以BOOI〉40作为判断BOO的标准。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UA、PV、PVR与BOOI均有相关性(r=0.301,P=0.007;r=0.257,P=0.023;r=0.298,P=0.002)。73.3%(66/90)PUA〉35°的LUTS患者为BOO,33.3%(22/66)PUA≤35°的LUTS患者为BOO;65.4%(68/104)PV〉30 ml的LUTS患者为BOO,38.4%(20/52)PV≤30 ml的LUTS患者为BOO;68.0%(34/50)PVR〉50 ml的LUTS患者为BOO,50.9%(54/106)PVR≤50 ml的LUTS患者为BO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776,P=0.000;χ2=10.210,P=0.001;χ2=4.020,P=0.045)。PUA、PV及PVR预测LUTS患者BOO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3%(66/90)、65.4%(68/104)、68.0%(34/50)。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显示,PUA、PV及PVR预测LUTS患者BOO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676、0.644。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UA〉35°LUTS患者较PUA≤35°LUTS患者发生BOO的概率更高(OR=3.478,P〈0.05,95%置信区间1.179~10.260)。结论与PV或PVR相比,PUA能更好地预测LUTS患者是否存在BOO;PUA〉35°者出现BOO的概率高于PUA≤35°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