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对铀作业者199例及无毒物接触史的正常人101例行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铀作业人员甲襞微循环有改变,其加权积分值大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管袢数减少(P<0.01)、管径增粗(P<0.01)、毛细血管运动增加(P<0.01)、乳丛增多(P<0.01)。通过对铀致微循环改变的机理试以分析,提出这种微循环改变是铀中毒的病理表现,亦是铀中毒的重要发病环节;提示铀中毒治疗中应注重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
对汞蒸汽吸入小鼠及未吸汞正常小鼠的肠系膜微循环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汞吸入小鼠肠系膜微循环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吸汞小鼠微血管口径增粗,尤细静脉增粗明显(P<0.05),毛细血管增粗非常明显(P<0.01);血流变慢,呈粒流、粒线流的明显增多(P<0.01);微血管运动次数显著增加(P<0.01);血管张力减低(P<0.01);出血现象增多(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54-2和活血化瘀中药的驱汞作用。方法以二巯基丁二酸钠+654-2或用具活血化瘀及金属络合作用的中药复方作汞吸入兔治疗观察,并作临床驱汞疗效分析(观察组),分别与二流基丁二酸钠驱汞(对照组)作对照。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现为治疗后微循环改变恢复正常,电镜示兔脑、肾的组织细胞损伤已修复,中毒症状解除,且未见毒副反应。而对照组在症状、微循环改变、细胞损伤等方面均无明显的改善,且有头昏、乏力、纳减等副作用、结论驱汞同时改善微循环可作为优化汞毒害防治的新疗法,可予进一步探讨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