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Graves病(GD)患者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和TSH结合抑制免疫球蛋白(TBII)的变化,发现治疗前TSAb和TBII的检出率分别为91.7%和79.2%,治疗后两抗体的活性及阳笥率均显著下降,表明抗甲状腺药可改善GD患者的免疫异常。TSAb和TBII活性不相关,提示TSH受体抗体(TRAb)具有异质性。TSAb和TBII活性与血清甲状腺激素  相似文献   
2.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很多人语文学习的启蒙诗. 王之涣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望族太原王家.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便穷经典之奥,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其诗多被引为歌词,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西北边塞风光为胜,是十足的浪漫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10例健康男子单独肌注LHRH 100μg及加注甲氰咪胍(静脉和肌注各200mg)后LH,FSH及PRL的反应,发现加注甲氰咪胍后血清LH和FSH值均显著下降(P<0.05~0.001),反应曲线下绝对面积分别由4300±1050降为1805.90±394及527.71±131.10降为209.96±70.56mm~2以及LH和FSH的峰值/基础值的比值明显下降,均有显著差异,提示H_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单独肌注LHRH后120分钟时相的血清PRL值较基础值增加1.66±0.20倍,P<0.05。加用甲氰咪胍,30分钟时相的血清PRL值明显升高,峰值提前出现,提示组胺通过H_1-受体兴奋PRL分泌或甲氰咪胍间接地降低多巴胺能活性而导致PRL释放。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4~1985年观察了21例乳房过早发育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血清LH、FSH和PRL水平,并与同年龄的正常儿童作了比较。临床资科对象:乳房过早发育患儿共21例,女性16例,男性5例,年龄1~8岁,其中1~4岁者占60%。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蝶鞍X线摄片,双侧肾上腺B型超声,24小时尿17-羟、17-酮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排除了垂体、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病变。患儿无误服避孕药史。另9例3~7岁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6例,男性3例。临床表现:按Marchall等的青春期乳房发育分期法,患儿的乳房发育均处于第二期(B_2)和第三期(B_3)之间,即从乳芽形成至乳房和乳晕形成直径1.5~5.0 cm明  相似文献   
5.
6.
应用“GnRH类似物(G-A)运动试验”观察女子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下丘脑的变化及其对垂体-性腺轴的影响。9名处于排卵后期的运动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试验。对照组(4名)极限负荷运动后LH、FSH等无明显变化而E2和E2/P降低。G-A组LH和FSH剧烈增高,E2和E2/P明显升高而FsH/LH降低,提示高强度运动主要抑制下丘脑而不是垂体和外周性腺。但在5天实验中未见这一现象的累积现象。T,C,ACTH和T/C均未见有规律的变化,提示以T/C比率改变评价女子运动员机能状态可能是不敏感的。  相似文献   
7.
克氏征患者垂体-性腺内分泌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克氏征(Klinefelter’s Syndrome)患者的垂体-性腺内分泌功能,我们对7例克氏征患者作HCG兴奋试验,并与6例正常人作比较。试验日上午8:00~9:00肌注HCG2000~U,分别于注射前(0小时)及注射后第3天上午取血测定LH、FSH、PRL、T和DHT;注射后第1、2、4天测定T和DHT。  相似文献   
8.
9.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SAb和TBII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超  应峰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105-107
采用细胞培养生物学方法和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和促甲状腺激素结合抑制免疫球蛋白(TBII)。发现Graves病未治组TSAb和TBII活性与阳性率明显高于Graves病缓解组和桥本甲状腺炎(HT)组,后两组TsAb和TBII活性与阳性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Graves病未治组、缓解组和HT组其TSAb和TBII的检出率分别为91.7%和79.2%、48.0%和44.0%及23.1%和61.5%。甲状腺腺瘤组和对照组TSAb和TBII均为阴性,其活性亦无统计学差异。血清TSAb与TBII活性以及TSAb、TBII活性与T_3、T_4、FT_3和FT_4浓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提示TSH受体抗体具有异质性,联合检测这两种抗体对了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机理,合理诊治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Graves病(GD)患者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和TSH结合抑制免疫球蛋白(TBII)的变化,发现治疗前TSAb和TBII的检出率分别为91.7%和79.2%,治疗后两抗体的活性及阳性率均显著下降,表明抗甲状腺药可改善GD患者的免疫异常。TSAb和TBII活性不相关,提示TSH受体抗体(TRAb)具有异质性。TSAb和TBII活性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相关关系,说明体外测定的TSAb或/和TBII活性并不能完全反映甲亢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