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EphA2(erv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A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60例及慢性宫颈炎石蜡标本20例。应用PAS及CD34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A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VM表达阳性率为40.0%(24/60),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VM在中低分化组的阳性率(47.9%)高于高分化组(8.3%),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组织中E-phA2蛋白阳性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A2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M与EphA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2,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VM,EphA2高表达可能促进VM;VM与EphA2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VM与EphA2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i-67、P27在GCB及non-GCB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DLBCL及1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并制作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对DLBCL进行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免疫表型分类,同时检测Ki-67及P27蛋白的表达。结果:(1)60例DLBCL中GCB类型29例(48.3%),non-GCB类型31例(51.7%)。(2)Ki-67及P27蛋白的表达在DLBCL中GCB及non-GCB亚型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3)在DLBCL中Ki-67及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49,P<0.05)。结论:Ki-67及P27的表达可能与DLBCL免疫学分型有关,non-GCB中,Ki-67高表达,P27蛋白低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D147蛋白、MMP-9 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RT-PCR技术检测1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对照组)和4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外科手术切除标本组织中CD147蛋白、MMP-9 mRNA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CD147和MMP-9 mRNA的表达进行平均光密度和灰度分析.结果 CD147蛋白和MMP-9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高于对照组慢性子宫颈炎组织(P值均<0.01);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1、P<0.05);CD147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低分化组表达与中分化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MP-9 mRNA表达为低分化组高于中分化组(P<0.05).结论 CD147蛋白和MMP-9 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它们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免疫表型、EBV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诊断鼻NK/TCL4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CD79α、CD20、CD56、CD3、CD45RO及EBV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EBER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检测TCRγ基因重排。结果 48例鼻NK/TCL均表达LCA,CD3、CD45RO、CD56和EBV阳性率分别为44%、52%、73%和19%,CD79α和CD20均阴性;EBER阳性率为81%;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9%。结论 鼻NK/TCL免疫表型不一致,并非所有病例CD56阳性,石蜡切片中CD3阳性定位于细胞质;EBER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为NK细胞来源;部分TCRγ基因重排阳性病例应为鼻NK样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仅次于乳腺癌第二个最常见的肿瘤。宫颈癌的发生同其它肿瘤一样也是多步骤、多基因的结果。随着其发病的普遍性,关于它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且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术后5年生存率低下。这其中就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与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从宫颈癌的病因、病理参数、分子生物学指标等方面就宫颈癌的预后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蛋白的表达与癌侵袭的关系及TGF-β1是否与其蛋白表达改变有关.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60例NSCLC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纤维母细胞α-SMA、CD34和TGF-β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蛋白在NSCLC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P<0.05),与TNM分期、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有关(P<0.05);α-SMA在NSCLC间质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P<0.05); 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肿块大小有关(P<0.05);CD34在NSCLC间质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P<0.05);NSCLC组织中,TGF-β1与α-SMA表达呈正相关(r=0.435,P=0.001),与CD34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03),α-SMA与CD34表达呈负相关(r=-0.329,P=0.011).结论 与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相比,NSCLC间质中纤维母细胞CD34表达缺失,而转变表现为α-SMA (+)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特征,联合检测两者将可能作为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较特异的标记;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与NSCL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NSCLC中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分泌TGF-β1作用于肿瘤间质,促进CD34(+)纤维母细胞转变为α-SMA (+)肌纤维母细胞.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高侵袭转移能力是多因素的,有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血管新生以及黏附分子的作用有关之外,肿瘤细胞的无氧糖酵解途径也赋予肿瘤细胞的高浸润转移潜能。无氧代谢是肿瘤常见的生物学特征,而其中伴随的多种缺氧反应基因的表达尤其是HIF及其相关靶基因的表达也提高了肿瘤组织的转移潜能。关于肿瘤无氧代谢与其侵袭转移能力关系的研究也必将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NK/TCL4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CD79aαCD20、CD56、CD3、CD45R0及EBV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EBER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检测TCR),基因重排。结果48例NK/TCL均表达LCA,CD3、CD45RO、CD56和EBV阳性率分别为44%、52%、73%和19%,CD79α和CD20均为阴性;EBER阳性率为81%;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9%。结论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不一致,并非所有病例CD56阳性,石蜡切片中CD3阳性定位于细胞质;EBER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为NK细胞来源;TCR7基因重排阳性说明NK/TCL中存在T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i-67在GCB及non-GCB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DLBCL及1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并制作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观测CD1O、bcl-6、MUM1蛋白的表达对DLBCL进行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免疫表型分类,同时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1)60例DLBCL中CD1O、bcl-6、MU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45%、63.3%,GCB类型29例(48.3%),non-GCB类型31例(51.7%)。(2)Ki-67蛋白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不包括生发中心)阳性率明显低于DLBCL(P〈0.05)。(3)Ki-67蛋白的表达在DLBCL中GCB及non-GCB亚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Ki-67的表达可能与DLBCL免疫学分型有关,在non-GCB中,Ki-67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p16、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制作40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芯片,并进行分组(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和高度危险组),以40例正常胃肠道肌壁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及对照组的表达。结果①Ki-67在胃肠间质瘤组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而p16的表达情况则正好相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②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各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低、中度危险组合并后与高度危险组比较时未发现p16的表达差异(P〉0.05),而Ki-67则存在差异(P〈0.05)。结论①p16可能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Ki-67可作为评价肿瘤恶性潜能的一个重要指标;③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