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锌转运体-1(zinc transporter1,ZnT-1)在小鼠肾脏的定位分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肾脏中ZnT-1的分布。结果 ZnT-1在肾脏内有丰富表达,其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近腔侧和基底侧的细胞膜上,而在肾小体、肾小管的其它部分以及髓质中的分布较少。结论小鼠肾脏内含有丰富的ZnT-1,ZnT-1可能参与了锌离子在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氧对鼠雪旺氏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雪旺氏细胞扩增培养探索新方法。方法原代分离培养雪旺氏细胞并鉴定,将培养至第三代的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10组和3%O2组。对各组细胞记数;测定培养液中氧含量和乳酸浓度及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随着环境氧浓度的下降,细胞培养液中的氧含量也逐渐下降(P〈0.05),而乳酸浓度逐渐升高(P〈0.05)。低氧组雪旺氏细胞数目比常氧组明显增加,尤以10%O2组更为明显(P〈0.05),3%O2组在低氧1d和2d时增殖指数低于常氧组,低氧4时,增殖指数增加;而10%O2组增殖指数一直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轻中度低氧有利于鼠雪旺氏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肾小体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电镜切片技术,对不同时期大鼠肾小体上皮细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结果 上皮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排列从紧密到分散,细胞质从少到多。胞体从柱状到扁平,细胞突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结论 随着发育过程中形态的改变,上皮细胞逐渐参与了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宋小峰  任昊  陈雪  翟效月 《解剖学报》2011,42(4):548-551
目的 探讨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方法 选取胚龄16、18d和出生后1、3、5、7、14、21d的小鼠共54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并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观察树脂切片上小鼠不同发育时期BAX的表达.结果 BAX的表达主要出现在近端小管,随着发育的不断进行,BAX的表达由皮质的近髓质区逐渐发展到中层皮质区,最后出现在浅层皮质区.BAX的面数密度从E16d到P3d逐渐升高,随后下降,在P7d又逐渐升高.结论 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BAX的表达与近端小管的发育密切相关,可能影响近端小管的存活、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成肌细胞可再生不同组织的细胞来用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其体外培养时增殖能力有限,因此,进行促进人成肌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很重要。 目的:通过间歇性低氧处理,观察成年大鼠原代培养的成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 设计:对比观察,重复测量设计。 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7-08/2008-06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 对象:3例男性成人正常颞肌标本取自于开颅手术患者,年龄分别为23岁,29岁和36岁。患者均知情并同意。 方法:取成人正常颞肌组织,分离培养成肌细胞并鉴定,将培养至第3代的成肌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体积分数为0.1 O2组、0.03 O2组及无氧组。各组细胞采用4孔板培养4 d后进行记数。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特点;以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氧含量,以乳酸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 结果:随着环境氧浓度的下降,细胞培养液中的氧含量也逐渐下降(P < 0.05),而乳酸浓度逐渐升高(P < 0.05),当环境氧浓度为0时,乳酸浓度大于2.0 mmol/L。低氧组成肌细胞数目比常氧组明显增加,尤以体积分数为0.1的O2组更为明显,其成肌细胞数目约为常氧组的2.5倍(P < 0.05),体积分数为0.03的O2组在低氧1 d和2 d时增殖指数低于常氧组,低氧4 d时,增殖指数增加;而体积分数为0.1的O2组增殖指数一直高于常氧组(P < 0.05)。 结论:轻中度低氧有利于成人成肌细胞的体外增殖,提示低氧作为体外的一种可控制因素,可调节成肌细胞的增殖,对于其基础及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成肌细胞转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成肌细胞并克隆纯化,培养至第3代时加入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二甲基亚砜(DMSO)的培养液诱导分化,进行RT-PCR分析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经诱导后,成肌细胞在形态上类似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RT-PCR分析显示诱导后的成肌细胞有神经丝蛋白(NF 68)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到诱导后的成肌细胞含NF 68和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结论:成肌细胞在体外可以诱导转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氧对鼠雪旺氏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雪旺氏细胞扩增培养探索新方法。方法原代分离培养雪旺氏细胞并鉴定,将培养至第三代的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10%02组和3%O2组。对各组细胞记数;测定培养液中氧含量和乳酸浓度及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随着环境氧浓度的下降,细胞培养液中的氧含量也逐渐下降(P<0.05),而乳酸浓度逐渐升高(P<0.05)。低氧组雪旺氏细胞数目比常氧组明显增加,尤以10%O2组更为明显(P<0.05),3%O2组在低氧1d和2d时增殖指数低于常氧组,低氧4时,增殖指数增加;而10%O2组增殖指数一直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轻中度低氧有利于鼠雪旺氏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鼠肾脏发育中各组成结构进行体视学测量和分析,以提供小鼠肾发育的基础数据。方法应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小鼠肾脏发育各阶段的肾脏大体、各部组成、皮质肾小体及集合管上皮主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和体视学测量与分析。结果大体测量:肾脏长度和体积生后1~7d、21~28d增加非常显著(P〈0.01)。光镜测量:皮质体积胚龄18d到生后1d增加非常显著(P〈0.01);髓质体积生后1~14d、21~28d增加显著(P〈0.05);内髓生后21d出现,以后体积变化不明显;皮质肾小体体积从胚龄18d到生后40d大约增大30倍。电镜测量:集合管上皮主细胞侧基底细胞膜面密度生后3W内迅速增长,截面积胚龄18d到生后7d增加显著。结论小鼠肾脏各部组成从胚龄18d开始体积迅速增长,到生后28d发育接近成年水平。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成肌细胞可再生不同组织的细胞来用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其体外培养时增殖能力有限,因此,进行促进人成肌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很重要. 目的:通过间歇性低氧处理,观察成年大鼠原代培养的成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设计:对比观察,重复测晕设计.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7-08/2008-06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对象:3例男性成人正常颞肌标本取自于开颅手术患者,年龄分别为23岁,29岁和36岁.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方法:取成人正常颢肌组织,分离培养成肌细胞并鉴定,将培养至第3代的成肌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体积分数为0.1 O2组、0.03 O2组及无氧组.各组细胞采用4孔板培养4 d后进行记数.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特点;以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氧含量,以乳酸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随着环境氧浓度的下降,细胞培养液中的氧含量也逐渐下降(P<0.05),而乳酸浓度逐渐升高(P<0.05),当环境氧浓度为0时,乳酸浓度大于2.0 mmol/L.低氧组成肌细胞数日比常氧组明显增加,尤以体积分数为0.1的02组更为明显,其成肌细胞数目约为常氧组的2.5倍(P<0.05),体积分数为0.03的O2组在低氧1 d和2d时增殖指数低于常氧组,低氧4d时,增殖指数增加;而体积分数为0.1的O2组增殖指数一直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轻中度低氧有利于成人成肌细胞的体外增殖,提示低氧作为体外的一种可控制因素,可调节成肌细胞的增殖,对于其基础及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