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对皮质脊髓束(CST)示踪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侧锥体束损伤组(n=24)、假损伤组(n=8)和正常组(n=8)。在锥体交叉上方选择性切断左侧锥体建立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模型。运用Rivlin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检测。在双侧感觉运动皮层多点分层立体定位注射BDA,BDA注射14天后取脑和脊髓切片进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DA标记信号,观察皮质脊髓束的走行。结果:Rivlin斜板试验显示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组倾斜平面临界角度变化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损伤组(P<0.05)。正常组和假损伤组大鼠BDA示踪显示BDA标记阳性细胞定位于双侧感觉运动皮层的锥体细胞,锥体细胞发出的BDA阳性纤维束对称分布于双侧皮层、内囊、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中的皮质脊髓束内,继而经锥体交叉到脊髓后索,在双侧后索最深层、灰质后连合背侧下行至脊髓骶段。锥体束横断损伤大鼠在损伤部位以上可见双侧对称的BDA阳性纤维束,损伤平面以下在右侧延髓锥体和左侧脊髓后索中见有BDA阳性纤维束,损伤侧锥体和右侧脊髓后索中未见有BDA阳性纤维束。结论:BDA顺行示踪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腰椎侧隐窝前后径虚拟测量的可行性与精确性。方法 CT数据包括正常腰椎1例,椎间盘突出2例;腰椎干标本(骨性+椎间盘假体)8例。在3D Slicer 4.4基于CT数据重建出虚拟模型,在3ds max中用欧氏距离测算出L1~L5侧隐窝前后径大小。利用游标卡尺对腰椎干标本的L1~L5侧隐窝前后径进行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双样本等方差t检验,得出虚拟正常腰椎与干标本,虚拟正常腰椎与虚拟椎间盘突出病例在腰椎侧隐窝前后径上的差异。结果 正常组与病例1,病例2及干标本组对比地,侧隐窝前后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三维模型的虚拟测量方法在人椎间孔径测量中有着较高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正>虚拟现实模型,建立于三维软件程序接口的浏览方式,可嵌入网页或PPT中。常用的接口是虚拟现实语言模型(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VRML),可用JAVA Script或自身所带脚本对模型进行简单动画编辑,但其主要功能是对所建三维模型进行浏览。相对宽松的平台条件(可适应于Windows XP,Window 7或Window 8),使其作为三维浏览工具被广泛地用于科研和教学~([1-4])。该平台还可结合3DMAX(Auto Desk  相似文献   
5.
<正>在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的大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是以传统Powerpoint(ppt)文档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这对于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章节的讲解就显得较为局限。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复杂性和相对抽象性,传统的ppt文档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显示和区分皮质脊髓束在大鼠脑干和脊髓内定位的染色方法。方法:通过丽春红2R-亮绿双重染色法对正常SD大鼠延髓、脊髓(颈5、胸10、腰3、骶2节段)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结果:丽春红2R-亮绿染色后,延髓和脊髓白质中神经纤维束轴索、髓鞘呈橙红色,灰质背景呈淡绿色,其中神经元呈绿色。在延髓锥体、锥体交叉中及在脊髓颈、胸段后索腹侧最深层可见皮质脊髓束染成橙红色,着色略深,与其背侧的薄束和腹侧的灰质界限分明、对比清晰。结论:丽春红2R-亮绿染色法可以清楚地显示成年大鼠皮质脊髓束在脑干和脊髓内的位置,为中枢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神经纤维束定位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交互技术能够为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信息及时充分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通过对基于人体解剖学网络互动平台教学组织与实施进行分析探讨网络互动平台在高校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并为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教学的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34例轻度脑外伤患者(年龄18~58周岁,男20例,女性14例)随机分2组:人性化护理组和对照组(普通护理组)。2组分别在术前访视1d和术后7d采用焦虑自评测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心理状况并作统计学分析并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询问调查。结果术后SAS、SDS测评结果显示,2组负性情绪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人性化护理组术后7d测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手术护理组家属满意度达到87%,对照组为45%。结论人性化手术护理可以缓解轻度脑外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大鼠脊髓连续切片,结合三维重建工具软件对正常大鼠皮质脊髓束进行三维重建。方法制作正常成年SD大鼠脊髓连续横断切片,进行Luxol快蓝(LFB)染色并摄片,获得大鼠脊髓皮质脊髓束连续切片图像。在Photoshop软件环境下完成切片图像的配准、分割、灰度化。利用3D-DOCTOR软件进行阈值分割并对大鼠脊髓、脊髓灰质、双侧皮质脊髓束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在普通台式机(PC)上对重建结构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切割和测量。结果重建出的大鼠脊髓、脊髓灰质、双侧皮质脊髓束具有立体感,大鼠皮质脊髓束于大鼠颈1节段(C1)~骶4节段(S4)走行于大鼠脊髓后索腹侧,紧贴灰质中间带背侧,呈逐渐变细的类圆柱状形态。在PC机中进行切割后可以对切割后剩余结构进行表面积和体积的数据测量。结论利用大鼠脊髓的连续LFB染色切片,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进行大鼠皮质脊髓束的三维重建,并提供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内外已有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对人体膝关节进行三维建模,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不同,在方法和最终效果上各有不同。目的:根据不同模态中膝关节影像的特点,将膝关节建模结果进行配准、融合,为进一步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一种方便的方法。方法:采用MimicsV10.0软件根据膝关节在CT和MR断层图像的特点,选择不同分割算法进行膝关节解剖组织分割,并对不同的分割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与结论:基于逆向工程原理,利用虚拟人膝关节连续CT断面图像分别重建出膝关节的骨性结构如股骨、胫骨、腓骨、髌骨;并利用膝关节的连续MRI断面图像重建出半月板、髌韧带、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等结构,并成功对上述结构进行融合,融合后的三维膝关节模型可以任意角度或单独观察,并可以进行体视学测量。说明通过不同模态图像融合的方法可以建立膝关节的三维模型,为计算机辅助膝关节损伤康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