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对牛乳β-乳球蛋白(BLG)致敏小鼠Th1/Th2细胞平衡、血清抗体水平及T细胞亚群数量的影响,探讨其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方法:用牛乳BLG和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致敏,建立动物过敏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致敏组和不同剂量的热致死发酵乳杆菌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IgE、BLG特异性IgE和总IgG含量。体外分离培养各组小鼠脾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T百分含量。结果:发酵乳杆菌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值为13.53,显著高于致敏组的3.34(P<0.05);血清总IgE、BLG特异性IgE和总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脾细胞中CD3+和CD4+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比值趋近正常组。特别是高剂量的热致死发酵乳杆菌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抑制IL-4分泌的效果显著优于致敏组(P>0.05),且该组小鼠血清的抗体水平和CD4+/CD8+比值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干预可改善小鼠的BLG过敏症状,其作用可能与促进Th1占优势的Th1/Th2细胞平衡,阻断IgE、IgG分泌及平衡T细胞亚群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抗肿瘤、免疫调节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模型,灌胃EPS40,80和120mg/kg bw·d测定小鼠抑瘤率;测定荷瘤小鼠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果1.EPS能够抑制荷S180肉瘤BALB/c小鼠的肿瘤生长,在剂量120mg/kg bw·d时,抑瘤率达到42.7%。2.EPS在120mg/kg bw·d剂量下能有效地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体重指数;提高小鼠血浆中IL-2含量;对脾脏NK细胞的活性和血浆中TNF-α有所提高,但不显著。3.EPS在120mg/kg bw·d剂量下能够促进荷瘤小鼠肠道内乳杆菌的生长并抑制肠球菌和肠杆菌生长,优化肠道菌群结构。结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EPS在体内具有抗肿瘤作用,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优化肠道菌群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宿主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乳酸菌胞外多糖在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报道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与其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活性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 ,并介绍了其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7种乳杆菌对原代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CK)分泌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种属、不同浓度的活的/热致死的乳杆菌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60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效果。用ELISA法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调节型细胞因子(TGF-β)的分泌量。结果:活的/热致死的乳杆菌单独作用,就能促进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并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P<0.05)。当菌的浓度为107集落形成单位(CFU)/mL(即细菌与细胞的比例为10∶1)时,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免疫活性近似于活菌。而且,这两株热致死菌还可适当提高淋巴细胞分泌IL-12和IFN-γ,抑制IL-4、IL-10和TGF-β的分泌,使其IFN-γ/IL-4的比值(代表Th1/Th2细胞平衡)均显著高于刀豆蛋白A(ConA)对照组(P<0.05)。结论:乳杆菌可通过提高淋巴细胞的IFN-γ/IL-4分泌率来促进Th1优势状态的Th1/Th2细胞平衡,并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的/热致死发酵乳杆菌对牛乳β-乳球蛋白(BLG)致敏小鼠Th1/Th2细胞平衡、血清抗体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影响,探讨其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方法用牛乳BLG和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致敏,建立动物过敏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致敏组、活的与热致死发酵乳杆菌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IgE和BLG特异性IgE含量。体外分离培养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hl型细胞因子(IL-1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的百分含量。结果与致敏组相比,活的/热致死发酵乳杆菌组小鼠的IFN-γ/IL-4比值(代表Thl/Th2细胞平衡)显著增高(P<0.05);血清总IgE和BLG特异性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脾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比例升高,CD4+/CD8+比值得到优化。特别是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组抑制IL-4分泌的效果显著优于活菌组(P>0.05),且该组的抗体水平和CD4+/CD8+比值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发酵乳杆菌干预可改善小鼠的BLG过敏症状,其作用可能与促进Thl占优势的Thl/Th2细胞平衡,阻断IgE分泌及平衡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并筛选出对阴道加德纳菌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杆菌(简称乳杆菌),为开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方法采集20例健康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采用选择性培养基De Man-Rogosa-Sharpe(MRS)分离乳杆菌,采用乳杆菌上清液与指示菌株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ATCC14018共培养的方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杆菌。通过生理生化、糖发酵试验和16SrDNA基因测序比对的方法对筛选出的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鉴定。然后用5mol/L的NaOH将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pH值调至pH 7.0后,再次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利用乳杆菌上清液对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分离得到的18株乳酸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3号、N7号、15号乳杆菌对病原指示菌的抗菌活性最高,对照组MRS中Gv菌落数的log值为7.26,加入上述3株菌的无细胞上清液后Gv菌落数的log值分别为5.09、5.42和5.44;加入商业对照菌株DM8909无细胞上清液后Gv菌落数的log值为5.95。3株菌的抑菌活性与德式乳杆菌DM8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理生化、糖发酵试验结合16SrDNA基因比对确定3株乳杆菌均为植物乳杆菌。pH值调至7.0后的无细胞上清液几乎无抑菌活性,由此推断上清液中的有机酸起主要抑菌作用。结论筛选获得的3株植物乳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作为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保加利亚乳杆菌胞外多糖对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的黏液或荚膜多糖。已有的一些报道表明:乳酸菌EPS通过抑制肿瘤、抗溃疡、免疫调节和降低胆固醇活性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促进作用。Oda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定了由瑞士乳杆菌约古特亚种(Lb.helveticus ssp.jugurti)产生的EPS具有抑制肿瘤活性。为了明确抑制肿瘤作用机制,部分学研究了EPS或是产EPS菌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大部分研究均可证明乳酸菌EPS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来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但是,由于生物体内各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活性多糖的体内抑制肿瘤机制也较复杂,无法说明它是否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因此,我们采用体外试验的方法,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对人癌细胞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百川  孟祥晨  张明江 《中草药》2007,38(1):151-153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绿茶能有效地预防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动脉硬化等恶性增殖性失调疾病。绿茶对癌症的预防作用主要是由于它含有黄酮类活性成分--儿茶素,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3-O-gallate,EGCG)是绿茶中主要的一种儿茶素,它通过各种药理作用,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恶性增生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然而,儿茶素对增殖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确定。概述EGCG在调节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机制,特别强调了其对增殖性生长因子的诱捕作用。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绿茶能有效地预防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动脉硬化等恶性增殖性失调疾病。绿茶对癌症的预防作用主要是由于它含有黄酮类活性成分--儿茶素,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3-O-gallate,EGCG)是绿茶中主要的一种儿茶素,它通过各种药理作用,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恶性增生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然而,儿茶素对增殖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确定。概述EGCG在调节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机制,特别强调了其对增殖性生长因子的诱捕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双歧杆菌对小白鼠免疫力低下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是研究双歧杆菌对免疫力低下模型动物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同时研究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1 双歧杆菌对小白鼠免疫力低下的预防作用 :分空白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 ,婴儿双歧杆菌 (B .infantis,BI)组和长双歧杆菌 (B .longum ,BL)组。每组选用 17只BALB c小白鼠。处理组每天每只鼠同时腹腔注射 0 .8mg环磷酰胺、灌胃 0 .2ml10 1 0 CFU ml双歧杆菌 ,空白对照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和灌胃与处理组同等数量的无菌蒸馏水 ,模型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同等数量的环磷酰胺和灌胃同等数量的无菌蒸馏水 ,共处理 15d。测试指标 :血清IL 2、IL 6、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