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 建立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实施有效的干预,降低骨质疏松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22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干预组115例,建立并实施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通过比较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前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后,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意识增强,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总结中医体质和肺癌相关研究现状,讨论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中医药防治肺癌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检索国内外7个数据库中中医体质类型和肺癌的研究,以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用漏斗图、Begg's和Egger's检验等方法探究偏倚,并用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评估可能的异质性来源。共1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肺癌患者体质类型的比率及95%置信区间依次为气虚质28%(23%~32%)、阳虚质14%(10%~18%)、阴虚质14%(11%~17%)、气郁质11%(9%~12%)、痰湿质9%(7%~12%)、平和质8%(6%~11%)、血瘀质6%(4%~8%)、湿热质5%(3%~6%)、特禀质1%(1%~2%)。表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是肺癌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和危险因素,尤其以气虚质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应用盘状表面电极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对治疗压疮形成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63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局部皮肤常规处理及灭滴灵湿敷治疗压疮.观察组: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加用盘状表面电极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进行压疮治疗护理.结果 两组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6.68±3.45)d,对照组为(42.16±3.7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8,P<0.01).两组压疮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Ⅰ期压疮u=0.46,Ⅱ期压疮u=1.89,Ⅲ期压疮u=1.86).结论 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用于压疮的治疗护理,较单一使用常规压疮治疗护理方法,能更有效降低危险人群压疮并发症的发生,能缩短压疮治愈时间,而该项操作技术简便、无痛、无创,是治疗压疮进行护理干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肢体缺血性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备受关注的新方法。内皮祖细胞( EPCs)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新生血管生成。研究证实, 体内移植EPCs可以促进缺血后组织内的血管新生, 为缺血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孙思邈精于针灸,并指出处方是针灸辨证论治的中心环节,但其著作难学难懂,继承存在困难。经研究发现"孔穴主对法"是孙氏针灸处方理论的核心:浅层含义为根据病证选择对应主治的腧穴使用,深层含义为应用共同主治的对穴进行治疗。"主"的含义很广,包括今天所说的体质、疾病、证型、证候、病因等内容。药物处方也有类似的"主对"理论,所以"主对法"可以指导针药并用。同时"经方"不等于"经验方",而是在理论指导下完成,其中的"对症治疗"可谓中医特色的精确治疗。  相似文献   
8.
《冷庐医话》通过对古今医案医话的论述,阐发了医者需要的医德修养和文化学识,并启示了防止医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淡泊名利、不傲不贪、博识多闻、从容详慎、谨言慎行。《冷庐医话》内容丰富,言辞中肯,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临床经验,还为我们的"从医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早期训练对促进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术后6 h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第2天增加腰背肌功能训练。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比较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及采用Macnab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VAS值明显低于术前( P<0.01),术后1 w优良率92.5%。结论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缩短患者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脉冲磁刺激脊柱T12-L1椎体水平(骶2~4脊髓)副交感节前神经,对促进截瘫患者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2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干预、饮食结构、水平衡、下腹部按摩方法、灌肠、盆底肌训练及高压氧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脊髓损伤早期行经皮脉冲磁刺激脊柱 T12-L1椎体水平(骶2-4脊髓)副交感节前神经,以促进受损排便神经功能的恢复。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和疗效。结果干预组除颈椎骨折脱位并高位截瘫1例、脊柱原发肿瘤侵犯脊髓马尾神经2例效果不明显外,有规律排便率为88.46%(23/26),而对照组患者仅为61.54%(16/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5)。干预组有效率为76.9%(20/26),明显高于对照组50.0%(1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P<0.05)。结论通过经皮脉冲磁刺激骶髓2~4副交感节前神经,改善支配排便神经功能的恢复,为截瘫后便秘患者提供无痛、无创、简单的治疗方法,减少便秘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及痛苦,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