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陈为教授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中医病机的认识及其临证诊治经验。 陈为教授认为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病机以虚实夹杂为特征,以痰瘀互结、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实证多归于肝风内动上扰清空、热毒炽盛、湿热内蕴、阳明腑实、痰瘀互结等;虚证则多涉及先后天精气不足、气阴两虚、气血亏虚等。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辨证为痰瘀互结的患者,陈为教授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陈夏六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中药制剂康莱特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处方。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与泊洛沙姆188为材料,以模拟泪液稀释前后的溶液-凝胶相转变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二项式模型描述各因素与指标间的数学关系,根据二项式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及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优化后的处方为22.5%泊洛沙姆407与1.0%泊洛沙姆188;优化处方在室温下是自由流动的液体,经泪液稀释后能发生相转变形成凝胶。结论: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符合眼部用药要求,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强骨片中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100A C18柱(250mm×4.6mm,5mm),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淫羊藿苷检测浓度在1~12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86.34%,RSD为13.77%(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药物浓度,探讨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对多西他赛多次给药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大鼠尾静脉注射分别给予2倍临床等效量(3.6 mL/kg)、临床等效量(1.8 mL/kg)、1/2倍临床等效量(0.9 mL/kg)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7 d,第7天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 min 后,注射多西他赛15 mg/kg,按时间点采集血样处理并检测分析,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多次给药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AUC、Cmax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使用多西他赛后血药浓度有所降低,对多西他赛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代谢酶基因位点CYP2C9*3(1075A>C)、CYP2D6*10(100C>T)、CYP3A5*3(6986A>G)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位点AGTR1(1166 A>C)、ACE (I/D)、ADRB1(1165G>C)、NPPA (2238T>C)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安徽蚌埠地区高血压病人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五大类降压药物的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PCR熔解曲线法检测2020年1-12月住院的879例高血压病人的药物基因位点多态性, 对各基因位点的分型频率进行分析。结果879例高血压病人AGTR1(1166A>C)基因位点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的频率分别为88.74%、10.92%、0.34%;ADRB1(1165G>C)基因位点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的频率分别为5.23%、35.38%、59.39%;ACE (I/D)基因位点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的频率分别为40.73%、43.12%、16.15%;NPPA (2238T>C)基因位点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的频率分别为98.63%、1.37%、0%;CYP2C9*3(1075A>C)基因位点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的频率分别为91.81%、7.96%、0.23%;CYP2D6*10(100C>T)基因位点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的频率分别为25.94%、45.73%、28.33%;CYP3A5*3(6986A>G)基因位点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的频率分别为7.17%、39.70%、53.13%。其中, CYP2C9*3(1075A>C)基因位点基因型在男性与女性病人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YP2C9*3等位基因多态性在男性和女性病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YP2D6*10等位基因多态性在男性和女性病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获得安徽蚌埠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药物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的数据, 为建立病人基因库提供了基础, 便于后期继续深入研究相关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在临床中指导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建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风险综合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1)根据术后4 h外周静脉血甲状旁腺激素值分为减退组(23例)与正常组(77例)。对两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风险综合预测模型,并评估此模型的性能。(2)根据术后6个月外周静脉血甲状旁腺激素值将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分为暂时性减退组(17例)和永久性减退组(6例),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清扫方式、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测模型为:P=Exp(2.271-2.274X1-1.934X2-1.425X3)/[1+Exp(2.271-2.274X1-1.934X2-1.425X3)],其中X1=淋巴结清扫方式,X2=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情况,X3=淋巴结转移情况。曲线下面积为86.3%,截点值为0.312,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 85.3%。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与有效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情况密切相关。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综合预测模型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