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肢体功能和并发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UKA、TKA将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60)、对照组(n=72),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胫骨机械轴夹角(HKA)、胫骨后倾角(PTSA)、股骨远端外侧角及股骨远端外侧角(MPTA)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UKA相较TKA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优点,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PG)和白细胞计数(WB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孕检孕妇664例,满足受试条件的孕妇446例。产检时记录所有受试孕妇详细身高、体质量,同时记录所有孕妇WB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淋巴细胞绝对值(LC)和嗜碱性粒细胞数(BC)、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检测所有孕妇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值;随访至孕24~28周,并收集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GDM组(112例)及健康组(334例),进行孕早期血糖指标、白细胞及其亚类计数与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进一步分析孕早期FPG及WBC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 GDM组孕妇的Hb Alc、FPG、WBC、NE、BC、L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孕24~28周时孕妇FINS、HOMA-IR值与孕早期Hb Alc、FPG、WBC、NE、BC、LC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孕早期的FPG预测GDM 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95%CI=0.612~0.811,孕早期FPG预测GDM的最佳截点为4.81 mmol/L,此时灵敏度为0.778,特异度为0.625;孕早期WBC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95%CI=0.549~0.760,最佳截点为9.21×10~9mmol/L,此时灵敏度为0.732,特异度为0.489;孕早期FPG的ROC下面积大于WBC的ROC下面积。结论孕早期FPG、白细胞及其亚类计数升高与GDM的发病具有相关性,Hb Alc、FPG、WBC、NE、BC、LC可作为GDM基本预测指标,FPG预测GDM价值高于WBC。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新西兰兔建立桡骨骨缺损模型时骨缺损大小的选择。方法 选取3月龄(幼龄兔)及6月龄(成年兔)健康雄性新西兰兔各20只,根据兔龄分为A组(3月龄)和B组(6月龄),每组兔前肢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亚组制备桡骨骨缺损模型,每组20侧。其中A1组、B1组桡骨骨缺损长度为15 mm,A2组、B2组骨缺损长度为20 mm。分别于模型制备术后第4、8、12周行X线检查,并应用X线Lane-Sandhu评分标准评估骨愈合情况。术后12周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取桡骨标本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分析骨愈合情况。结果 制备骨缺损模型术后,所有实验兔均存活。X线检查显示:术后第8周A1组骨缺损基本愈合,至第12周新生骨塑形完全,与正常桡骨形态类似;其余3组至第12周骨缺损均未完全修复,断端及邻近尺侧有少量新骨生成,髓腔封闭。术后各时间点X线Lane-Sandhu评分结果示:组内比较,A1组评分均高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1组与B2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缺损尺寸相同的亚组间比较:A1组、A2组评分分别高于B1组、B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2周标本大体观察显示:A1组断端形成骨性桥接,新生骨塑形良好,其余3组断端髓腔封闭,缺损区由纤维组织填充。组织学结果示A1组修复完全,新生骨骨板排列规则;其余3组缺损空腔可见纤维组织填充。结论 兔龄和骨缺损大小对于术后骨缺损愈合情况有重要影响,在构建兔桡骨骨缺损模型的动物实验中,幼龄兔(3月龄)骨缺损长度宜选择20 mm,成年兔(6月龄)宜选择15 m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临床疗效及血清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法,将2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或观察组(桃红四物汤+常规治疗),每组119例。比较两组术后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血清骨钙素(OC)、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LAP)、全甲状腺旁腺素(i PTH)、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 PⅠN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RANKL、OPG、TGF-β1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6.6%(103/119)]明显高于对照组[76.5%(91/119),χ~2=2.117,P=0.034]。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3.2±1.3)w明显少于对照组[(14.5±1.5)w,t=7.144,P=0.000]。术后3个月,观察组OC、BLAP、t PⅠNP、VEGF、IGF-1、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 PTH、β-CTX、BMP-2、IL-1、IL-6、IL-10、IL-18、TNF-α、RANKL、O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及骨折愈合微环境,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