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SCF/c-KIT信号通路对羊驼毛囊黑色素细胞分化、增殖和定位的作用及羊驼丰富毛色性状形成的细胞学机制。 方法 选取8只成年雄性羊驼(4只有色被毛,4只白色被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SCF和c-KIT受体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SCF和c-KIT基因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SCF和c-KIT受体在不同毛色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和表达部位存在差异;ΔΔCt法统计分析SCF和c-KIT基因在不同颜色被毛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显示,SCF基因在有色被毛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被毛皮肤组织的2.41倍,而c-KIT基因在有色被毛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被毛组织的1.20倍。 结论 SCF/c-KIT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黑色素细胞在皮肤组织中的增殖、分化;成熟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及其在毛囊组织中的分布位置决定羊驼被毛颜色的形成;SCF信号调节不同分化程度黑色素细胞在毛囊组织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昆明系小鼠自然毛囊生长周期的组织学特点,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小鼠自然毛囊生长周期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毛囊生长更替的关系。 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小鼠(90只)毛囊的周期性变化,检测β-catenin在小鼠毛囊生长不同时期皮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 结果 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毛囊具有各期的特殊结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小鼠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存在分子量约为85kD且与兔抗β-catenin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β-catenin在不同毛囊生长时期的表皮、皮脂腺、根鞘和真皮乳头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结论 昆明系小鼠毛囊生长呈周期性变化,β-catenin在毛囊生长周期中的阳性反应与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存在相关性,表明β-catenin在昆明系小鼠自然毛囊生长周期中起维持、促进毛囊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外支原体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原体 (Mycoplasma)从第一次分离成功至今已逾百年 ,但对于支原体的研究却方兴未艾。 2 0 0 0年 7月 14~ 19日在日本福冈召开了国际支原体组织 (IOM )第 13届大会 ;2 0 0 0年 4月日本支原体学会召开了日本国第 2 7届支原体会议 ,并邀请了中国林继煌研究员、邵国青博士、韩国神光大学张明雄教授、中国台北翁仲男教授等与会作专题报告 ;日本支原体学会会长、日本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潘英仁教授会同日、中、韩支原体专家 ,提出创建亚洲支原体组织 (AOM )的倡议 ;本综述根据以上情况和IOM近期制订的比较支原体学研究规划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泛素结合酶2N(Ubc13)蛋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平衡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CIA模型对照组(模型组),CIA+5μg Ubc13组(低剂量组),CIA+25μg Ubc13组(中剂量组),CIA+50μg Ubc13组(高剂量组)。模型组与Ubc13各剂量组小鼠第0天尾根部皮下注射胶原,第21天加强免疫,建立CIA模型。第21天开始Ubc13各剂量组分别每天皮下注射Ubc13重组蛋白,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二次免疫56 d后,剖解小鼠,取小鼠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和Th17细胞数目,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小鼠脾脏维甲酸相关受体c(RORc)、白介素23(IL-23)、叉头转录因子p3(Foxp3)和白介素17(IL-17) mRNA水平,HE染色鉴定小鼠关节病理特征。结果:Ubc13能显著提高小鼠Treg细胞在Th细胞中的比率(P0. 05),并改善关节炎症。与模型组相比,Ubc13各剂量组脾脏中IL-23、IL-17和RORγt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 05),HE染色显示Ubc13各组小鼠关节损伤均显著减轻。结论:皮下注射Ubc13可通过增加CIA模型小鼠体内Treg的数量,降低Th17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CIA小鼠关节炎。  相似文献   
5.
免疫学课程不仅在医学院校开设,也是农林院校动物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不同专业对免疫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1]。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发展极为迅速,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研究成果日新月异[2]。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