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GPR120、VEGF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42例NSCLC新鲜组织(包括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GPR120、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85例NSCLC癌组织及62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GPR120、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GPR120、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GPR120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qPCR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提示GPR120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r=0.738 6,P0.000 1;r=0.413,P0.001)。NSCLC患者生存期与GPR120低表达、VEGF低表达呈正相关(P0.05)。GPR120蛋白高表达、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为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GPR120、VEGF在NSCL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GPR120可作为NSCLC有价值的预后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特色化分工是实现医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医学图书馆(室)入藏文献现状,提出以特色化分工为基础,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医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实现医学文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王建林  姚益 《云南医药》2006,27(3):253-254
院内感染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之一,常由治疗和护理不当引起,亦影响患者日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现应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住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探索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院内感染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因特网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其它信息相关技术之大成 ,它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并在更高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格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因特网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渗透已表现出巨大的信息优势 ,并且成为重要的信息通道。因特网上的信息牵涉面很广 ,除了原有的二次文献外 ,已出现越来越多全文数据、时实数据、数值、图像和其它多媒体资源 ,包括了图书、期刊、报纸、研究报告、专利文献等等 ,还有更多的是未经组织的非规范化的信息 ,这些信息在数量上和速度上是其他任何环境下的信息所无法比拟…  相似文献   
5.
正肺血管瘤也称肺血管畸形,是比较少见的肺部血管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较为少见左肺上叶舌段血管瘤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因体检发现左肺阴影人院,入院时查体:T 36.8℃,P 68次/分,R,18次/分,Bp131/83mm Hg,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四项,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镇痛方式对非手术肋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2021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85例,男性57例,女性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 2次/d静脉注射全身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1次/d贴于肋骨骨折疼痛明显处局部镇痛.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1d、3d、7d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加用静脉镇痛药物次数、并发症等.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3d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疼痛介质: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7d后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VAS[7.00(5.00~8.00)分]与对照组[7.00(6.00~8.00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d[5.00(4.00~5.00)分]、3d[4.00(4.00~5.00)分]、7d[3.00(2.00~3.00)分]时的VAS较对照组[6.00(5.00~7.00)分、5.00(4.00~5.00)分、3.00(3.00~4.00)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7.0(6.0~9.5)d]、卧床时间[1.25(1.00~3.00)d]、加用静脉镇痛药物次数[2.0(1.0~3.0)次]、并发症发生率(24.44%)较对照组[10.5(7.0~13.0)d、2.00(1.0~3.0)d、3.0(2.0~4.0)次、45.00%]更短更低(P<0.05).治疗3d后,观察组hs-CRP[20.83(16.09~26.25)mg/L]、TNF-α[42.04(34.71~47.48)μg/L]、IL-6[72.23(63.22~88.79)μg/L]、5-HT[0.57(0.48~0.69)μmol/L]均较对照组[25.64(19.93~29.07)mg/L、48.62(45.56~51.80)μg/L、79.92(74.22~93.35)μg/L、0.77(0.59~0.97)μmol/L]低.治疗7d后,观察组PaO2(88.62±7.75)mmHg、SaO2(96.35±2.30)%均较对照组[(83.55±9.19)mmHg、(94.73±2.46)%]高,PaCO2(38.80±4.61)mm-Hg较对照组(42.62±4.62)mmHg低(P<0.05).结论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可有效缓解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能抑制机体炎症因子及疼痛介质释放,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AM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T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B组(n=48)及C组(n=38),A组行经肋间入路,B组行经剑突下三孔入路,C组行经剑突下单孔入路.观察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A组(P<0.05);与B组相比,C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小于B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肋间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剑突下单孔入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囊腔型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及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囊腔型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囊腔型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成恶性组与良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胸部CT影像学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囊腔型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囊腔型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107例患者,其中恶性组76例,男36例、女40例,平均年龄(59.65±11.74)岁;良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96±13.91)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腔壁结节[OR=3.538,95%CI(1.231,10.164),P=0.019]、短毛刺[OR=4.106,95%CI(1.454,11.598),P=0.008]、囊腔壁形态[OR=6.978,95%CI(2.374,20.505),P<0.001]、囊腔个数[OR=4.179,95%CI(1.438,12.146),P=0.009]是恶性囊腔型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P=ex/...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文医学期刊刊名的变化,期刊更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讨论了对更名医学期刊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对心肌耐受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在体实验组、在体对照组、离体实验组、离体对照组。在体及离体实验组大鼠在模拟海拔5000 m的动物低压低氧舱中生活,舱内条件:大气压54 kPa、氧分压11.33 kPa、温度25℃;在体及离体对照组大鼠在正常氧环境中喂养。分别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建立在体及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4组大鼠再灌注损伤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酶变化。结果:在体实验可见,在体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前心率(HR)、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明显大于在体对照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均明显小于在体对照组(P均<0.05);缺血再灌注后,在体实验组HR、IVSs、LVPWd、LVPWs、LVEF、LVFS均明显大于在体对照组,IVSd、LVEDV、LVESV、SV均明显小于在体对照组(P均<0.05);缺血再灌注可使在体实验组、在体对照组的心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对在体对照组的损伤更明显;再灌注损伤后,在体实验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在体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明显低于在体对照组(P均<0.05),两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离体实验可见,缺血再灌注损伤前离体实验组左室发展压(LVDP)、max(dp/dt)、min(dp/dt)均明显低于离体对照组(P均<0.05),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离体实验组LVDP、max(dp/dt)、min(dp/dt)均明显高于离体对照组,LVEDP明显低于离体对照组(P均<0.05);再灌注损伤后离体实验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离体对照组,LDH活性明显高于离体实验组(P均<0.05)。结论:慢性缺氧可提升心肌耐受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