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 ,男性 ,74岁。因“胸闷乏力一天”来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史 30余年 ,冠心病史 10年。查体 :血压 14 .7/9.9kPa(110 /75mmHg) ,心率 :6 0次/min。心肌酶谱 :CPK >1730U /L ,LDH 1116U /L ,肌钙蛋白 ( ) ,CPK -MB弱 ( )。冠脉造影 :右冠优势型 ,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桂林地区夫妇双方为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的高危孕妇羊水产前诊断胎儿基因型构成情况,避免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方法对孕16-22w夫妇为同型地中海基因携带且有可能生育中、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高危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获取胎儿羊水细胞,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对胎儿羊水细胞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 145例地中海贫血高危孕妇羊水产前诊断检出胎儿为α-地中海贫血70例,β-地中海贫血47例,α-与β-地中海贫血13例。其中重型地中海贫血24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13例,轻型地中海贫血73例,静止型地中海贫血:7例。结论通过对夫妇双方为同型地中海贫血且有可能生育中、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产前诊断,能有效预防中、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可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发室性期前收缩(VPB)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76例(糖尿病组),有VPB的健康人7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分析单次VPB后HRT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TO和TS异常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TO、TS值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组TO及TS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5.3%和38.2%,而对照组分别为7.9%和5.3%,糖尿病组TO、TS值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初发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同时HRT异常率明显增高。临床上HRT可作为青中年初发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64岁 ,心悸 1周 ,拟诊冠心病 ,心律失常。EKG(图 1)示 :窦性心律 ,P R间期为 0 .12s,P P间期 0 .92~ 0 .96s,心率 63~ 65次 /min。同步记录Ⅰ、Ⅱ、Ⅲ导联可见R5提前出现 ,其前可见P′ R间期为0 .16s ,P′波后QRS波呈Rs型或R型 ,QRS时限 <0 .12s,形态与窦性下传的QRS波略有不同 ,且位于两个正常窦性心动之间 ,与其前的窦性心搏的配对间期 (P′ P间期 )长度为 0 .38s ,早搏前的第一个心动周期 (R R间期 )长度为 0 .96s。R5后第一个窦性心动的P波位于T波末尾至U波末尾 (4时相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诊断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ABPM)的变化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新诊断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行ABPM检查,分析其可能的变化及其临床特点,另设106例单纯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组)作为对照。结果 A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平均为162±18 mmHg)高于B组(平均为148±12 mmHg)(P<0.05);A组白天和夜间SBP分别(42±26)%和(74±38)%,白天和夜间DBP负荷分别为(10±12)%和(12±14)%,B组白天和夜间SBP分别(28±25)%和(40±34)%,白天和夜间DBP负荷分别为(6±9)%和(9±10)%,A组白天和夜间SBP及DBP负荷明显高于B组(P<0.01);A组SBP及DBP负荷昼夜差值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异常血压形态(非杓形)及节律消失者为62%和89%,而B组为36%和57%,A组血压形态非杓形及节律消失者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新诊断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收缩压较高,血压负荷值增高,而ABPM昼夜节律消失和异常血压形态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唐文军  倪爱珍  雷涛 《临床荟萃》2011,26(17):1503-150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可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47例(1组)、单纯心肌梗死患者40例(2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例(3组)和对照组40例(4组)作为研究对象。4组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分析单次室性期前收缩(PVS)后HRT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TO和TS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1、2、3组TO、TS值明显异常,分别为0.49(0.86)%和(4.31±3.64)ms/R-R、0.33(0.57)%和(8.83±7.55)ms/R-R、0.16(0.39)%和(10.77±8.39)ms/R-R,与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2组的TO、TS值与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与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组TO及TS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组59.5%、63.8%,2组47.5%、52.5%,3组35.0%、37.5%和4组7.5%、10.0%,1、2、3组TO、TS值异常率较4组明显升高(P〈0.01),1、2组TO、TS值异常率较3组明显升高,1组TO、TS值异常发生率增高最明显。结论青中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同时HRT异常率增高较明显。HRT可作为临床上青中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口服阿帕替尼500 mg·d-1治疗的2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经过2个疗程(28 d/疗程)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可评估的18例患者中,部分缓解2例(11.1%),疾病稳定7例(38.9%),疾病进展9例(50.0%)。疾病控制率为50.0%,客观缓解率为11.1%。常见相关不良反应为疲乏(45%)、高血压(30%)、手足综合征(20%)等,主要为Ⅰ级或Ⅱ级,患者基本可以耐受。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值得肯定,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P63 rs6790167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肺癌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258例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和27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 PCR,AS-PCR)法检测肺癌组和对照组人群的TP63 rs6790167位点的多态基因型。  结果  肺癌组中TP63 rs6790167位点的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肺腺癌组中,非吸烟男性的GG基因型分布和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P=0.001),携带GG基因型的非吸烟男性的肺腺癌发病风险与AA基因型相比明显升高(OR=6.66,95%CI为2.16~20.41),相对于TP63 rs6790167位点的A等位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非吸烟男性的肺腺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2.54,95%CI为1.42~4.56)。  结论  TP63 rs6790167多态性与肺腺癌的发生有关,对非吸烟男性人群肺腺癌的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P63、Calponin、D2-40在各型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D2-40标记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的价值。方法:收集附属弋矶山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的6年间,手术切除的各型涎腺肿瘤标本切片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型涎腺肿瘤组织中P63、Calponin、D2-40的表达。结果:P63、Calponin、D2-40均表达于肌上皮细胞,在各型涎腺肿瘤中总的表达率分别为82.14%、76.79%、66.07%。D2-40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均有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4.12%、61.90%、66.67%,在恶性多形性腺瘤中未见表达。D2-40在多形性腺瘤、涎腺恶性肿瘤的癌旁组织、癌组织中均出现阳性表达,并以此为序其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且3者间表达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2-40是一种较好的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D2-40的低水平表达可能是涎腺肿瘤恶化的活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可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青年合并心肌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A组)、单纯心梗患者36例(B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6例(C组)和对照组36例(D组)作为研究对象。4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单次室性期前收缩后HRT的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斜率(Turbulence Slope,TS)以及TO和Ts异常的发生率。结果A、B、C组TO、TS值明显异常,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的TO、TS值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四组TO及Ts异常发生率分别为A组(61.1%、66.7%)、B组(50%、55.6%)、C组(36.1%、38.9%)和D组(8.3%、5.6%),A、B、C组T0、TS值异常率较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B组TO、TS值异常率较c组明显升高,A组TO、TS值异常发生率增高最明显。结论青中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同时HRT异常率增高较明显。HRT可作为临床上青中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